中风时如何处理?
2025年09月17日
中风时如何处理?
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它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平时情绪波动较大、忧思恼怒、饮酒、精神过度紧张的人,如果原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心脏病等也比较容易患中风。
在中风发生之前,常常会出现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症状,即中风预兆。如眩晕、头痛、视力障碍、麻木、瘫痪、狡然倒地、精神失常等。
一旦出现上述中风预兆,应立即离开施工现场等危险境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防止中风跌倒后发生其他意外性伤害。
当中风发作时,为防止患者从椅子上或床上跌下,就需要旁人将其扶住,设法将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如果患者坐着或躺着,就不需要改变其体位,因为任何不必要的体位改变或搬动都会增加脑内的出血量,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只要病人坐得不勉强就无需使其躺下。
若病人坐在地上尚未倒伏,可搬来椅子将其支撑住,或直接上前将其扶住。若病人已完全倒地,可将其缓缓拨正到仰卧位,同时小心地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产生窒息。解开病人衣领、取出口内的假牙,以使其呼吸通畅。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对于昏迷的病人,可在医生到来之前,在塑料袋内装入冰块放置病人头上,保持头部低温,保护大脑。
同时,尽快请医生和救护车前来救护,注意送院途中要避免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