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中毒时怎么办?

菜豆中毒时怎么办?

菜豆包括多种可以食用的豆类,其中广东人又称“四季豆”为菜豆、玉豆或龙牙豆,而“面豆”又称宽扁豆、油豆、猫儿豆,外观呈绿色,部分豆体有红色线纹,果实饱满,豆粒为椭圆型,是我国部分山区近年引进的新产品,菜豆中毒与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有关。在豆荚中含有一定的皂甙,它不仅对消化道有着强烈的刺激性,还能引起出血性炎症,并对红细胞起到溶解作用。假如将豆荚加热到100℃,再将它烧熟煮透,就能破坏其中的毒性。此外,豆粒中含红细胞凝集素,对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如果加热不透,毒素就不能被彻底破坏,从而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中毒后一般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四肢麻木、肌颤、心慌等症状,严重的人还可能出现流涎、出汗、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神志恍惚或昏迷等症状。中毒大多在进食4~8小时后发生,潜伏期最短为30分钟。

如果豆荚中毒症状比较轻,就不需治疗,过段时间便可自行消失。症状比较严重,而且吐、泻严重者,就要静滴葡萄糖盐水和维生素C,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并促进体内毒物的排泻。有凝血现象时,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

在购买菜豆时,必须注意选择鲜嫩的菜豆,加工时先去除含毒素较多的两头、豆荚和老菜豆;在烹调的过程中,要把全部菜豆煮熟焖透,不要采用凉拌、爆炒等加热时间比较短的方式。当豆棍由硬变软时,外观就会失去原有的鲜绿色而呈暗绿色,此时毒素就被彻底破坏,吃起来也毫无豆腥味。

集体食堂的菜肴,由于各种饭菜的加工量比较大,会出现翻炒不均、受热不匀的现象,菜豆也不容易烧熟焖透,毒素不能完全被破坏,很容易引起菜豆中毒。因此,集体食堂最好不要加工供应上述食物,以免因加工不当而引起集体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