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临时应注意什么?

第三章 海上自然灾害

海啸中如何逃生?

海啸,亦称“海唑”或“海吼”,它是由风暴或海底地震所造成的海面恶浪并带有巨响的一种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海水往往会冲上陆地,从而造成灾害。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非常强大的海浪,火山爆发、水下地震或者水下塌陷以及滑坡等大地活动都有引发海啸的可能。如果地震发生在海底,震波的动力就会使海水起伏剧烈,从而形成巨大的海水波浪,且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以致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这就是海啸所带来的危害性。

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那么,当遭遇海啸时,应该如何进行逃生呢?

(1)当感觉震动比较强烈时,应远离海边以及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附近有关地震的报告,应及时做好预防海啸的工作;对电视和广播新闻多加注意;要记住的是,有时海啸会在发生地震几小时过后,才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海啸会在海港中造成落差和湍流,而这种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海上船只一般只要听到海啸的预警信号,就应该避免返回港湾。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在海啸到来之前船主就应该将船开至开阔的海面中;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船上的所有人员都要及时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3)当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会出现明显升高或下降的趋势,如果海面后退的速度显得异常快速,应及时撤离到内陆地势比较高的地方。

(4)每个人都应准备一个急救包,且里面应装有足够72小时服用的药物、饮用水以及其他必需物品,这一点可以适用于海啸、地震以及其他突发灾害。

遇到风暴潮时怎么办?

风暴潮发生在海洋沿岸,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使局部地区猛烈增水,以致酿成重大的灾害。

风暴潮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一般常见于夏秋季节的台风鼎盛时期,这类风暴潮的特点主要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只要受台风影响的海洋沿岸地区,都有可能发生这类风暴潮;温带风暴潮一般常见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主要特点是增水的过程比较缓慢,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中纬度沿海地区比较常见,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最多。

风暴潮灾害的轻与重,除了受风暴增水的大小以及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外,还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社会及经济情况,一般情况下,地理位置遭遇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海岸形状呈喇叭口、海底地形较平缓、人口密度较大、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受的风暴潮灾比一般的地区要显得严重些。

当遇到风暴潮时,可以选择一个安全地点的最短距离进行暂避,因为,距离越长,在路上出现交通堵塞和其他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撤退时可以选择最近的场所,最好将场所选择在当地,并且事先将路线规划好;在风暴潮季节来临前,选择在安全区域内的朋友或亲戚家中进行暂避,并和他们一起商讨撤退的计划;也可以选择安全区域内的旅馆内。

如果以上这些选择都行不通,可以对最近的公共避难所考虑,最好选择在当地的避难所;在撤退时,采用经过有关专家制定的撤退路线,最好事先将路线熟悉;对于家庭中需要特殊帮助的成员,要与当地突发事件管理部门联系并进行登记,以便于撤退;要为宠物准备单独的撤退计划,因为很多公共避难所不允许宠物进入;在离家之前,对门窗用木板进行遮挡,将院子里所有的物品移入家里或比较安全的地方,并且将所有生活设施的开关关掉;在撤离之前要给汽车加满油,并携带足够的钱;在撤离计划中娱乐车、小船或者拖车等物品,应尽早撤离,要在撤离命令发布或大批人员撤离之前就开始行动,不要拖延时间,否则可能会遭遇交通问题,甚至由于堵塞而不能撤退;要带上充足的处方药和专用物品,比如眼镜、尿布等;要收听或收看当地电台或电视台的节目并且特别注意当地有关部门意见和特殊的指导。

海上遇到热带气旋怎么办?

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洋面上,且伴有狂风暴雨的大气涡旋。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平均每年就有2万左右的人遭遇热带气旋死亡。

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是由于狂风巨浪、暴雨和风暴潮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对于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来说,最恐惧的便是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席卷而来的狂风巨浪。1944年12月,某国海军舰队在太平洋上遇到台风袭击,就有90名船员死亡和失踪,146架舰载飞机被吹进海里,3艘驱逐船沉没,26艘其他舰只遭受重创,损失惨重。

因此,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一定要注意及时收听邻近气象台的海洋气象广播,以便及时对海上气象和海浪的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得到了热带气旋即将来临的消息,应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航行的安全。如果由于种种原因而来不及躲避或误入热带气旋时,应保持冷静,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以免导致海难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沉着冷静,快速与当地海岸电台进行联系,并弄清船只在热带气旋中的位置;如果联系不上,可以根据“风压定则”自行测定热带气旋的中心方位,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则热带气旋的中心便在本船的左边;如果在南半球,背风而立,则热带气旋中心便在本船的右边。接着对船只至热带气旋中心的距离进行确定,如果在船上测到的气压比正常值要低5个百帕,就说明热带气旋的中心距离船只不会超过300公里;如果测到的风力已经达到8级,就说明热带气旋的中心距离船只150公里左右。然后,再迅速果断地采取以下驶离热带气旋的措施:

(1)船只如果处于热带气旋前进方向的右半圆(此半圆风浪十分凶猛,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危险半圆),应采取风向对右舷船首的航向行驶。

(2)船只如果处在热带气旋前进方向的左半圆(此半圆风浪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可航半圆),应采取风向对右舷船尾的航向行驶。

(3)船只如果在热带气旋的前部,而且还在热带气旋行进的路线上,也应采取风向对右舷船尾的航向行驶。

(4)热带气旋的路径有随时改变的可能,因此,应随时与海岸电台保持联系,以获取热带气旋的最新消息,并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及时将航向修正,以便顺利驶离热带气旋。

台风来临时应注意什么?

台风(或飓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因发生地点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叫法: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在东亚、东南亚一带称为“台风”,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在南半球则称“气旋”。

当台风来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台风来时海滩助潮涌,大浪极其凶猛,此时在海滩游泳十分危险,千万不要下海。

台风来临时,被刮倒的树木、电线杆或高空坠落物如花盆、瓦片等很容易将人击中,造成头部外伤或者骨折、触电等急救事故;踩到被刮倒的电线或者掩在树木下的电线,很容易触电致伤,因此不要打赤脚,最好穿雨靴,这样就可以防雨防触电;走路时要注意避免踩到脚下的电线,在通过大街小巷时,也要特别留心围墙、电线杆倒塌的情况;经过高大建筑物时,要注意躲避高空坠物。一旦发生急救事故,应先拨打120,而不要擅自将伤员搬动或者自己找车急救。因为,如果搬动不当,骨折患者会造成神经损伤,严重时还会导致瘫痪。

经过建筑工地时,应与工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围墙松动、围栏倒塌或者一些高楼上没有及时收集的材料(如钢管、榔头等)被风吹倒。

在台风来临前,应及时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不要随意外出,家长应看管好自己孩子,把门窗栓紧,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当台风来临时一般不宜外出,如果一定要出行,建议不要自己开车,可以选择坐公共车。出行时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千万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桥上行走,也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