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如何互救和救人?

地震后如何互救和救人?

地震后,外界救灾队伍可能不会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成功解救生命,灾区群众应积极投入互救,这才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方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的时间越及时,获救的希望就会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这些人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果相互之间能够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脱险的。

地震后,将被埋压的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应根据震后的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再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不要因焦急而盲目出动,反而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通过仔细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被埋压后,要先对其被埋压位置进行准确地判断,再用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来传递营救的信号,当获得生存的信号后,最后再准备实施营救。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做好计划和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这些都要有所考虑。

在营救的过程当中,要对被埋压人员的安全特别注意,营救步骤如下:

(1)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

(2)不要破坏被埋压人员所处的空间以及周围的支撑条件,以免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

(3)尽快与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入,在挖扒中,如果尘土太大,应采取喷水降尘的方式,以免导致被埋压者窒息。

(4)如果埋压时间比较长,而短时间内又难以救出,可设法给被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等,以维持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