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病”的苦恼

“老胃病”的苦恼

有些中年人,由于工作的原因,饮食、生活长期没有规律,几年来,胃部经常出现不适、胀痛、泛酸、恶心等症状,经消化科医生诊断为慢性胃炎。虽然,用了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但反反复复始终不能彻底治愈,还经常发作,成了所谓的“老胃病”,也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得了如此的“老胃病”,该怎么办?

胃病,由于复发率相当高,在民间常有“老胃病”的说法,一般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溃疡和黏膜慢性炎症,常见有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胆道返流性胃病等,其中慢性胃炎所占占比例通常要高,其高发人群的年龄通常在35岁以上,且有多年胃病史,尤其容易在季节转换、饮食不当以及工作压力大时反复发作,使患者饱受胃病折磨。

由于长期的刺激,胃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要治好胃病,关键问题是胃黏膜的修复与再生。只有使受损的黏膜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才能从根本上治好胃病。而许多“老胃病”患者通常的治疗只满足于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即使症状在短期内得到缓解,而一旦天气变化或饮食不慎就旧病复发。部分胃病患者不了解药品知识,胃部不适就盲目服药或频繁换服药物,如果遇到治疗效果不错的药物,只要感觉症状稍有改善便不再服药,这些都给胃病的彻底治疗带来了困难。

目前,一些新型的胃药正越来越多地引起消化内科医生的关注。这类胃药强调对胃黏膜有修复作用,其治病机理为:第一步,消除胃黏膜表面炎症,使胃黏膜表面的糜烂、溃疡面愈合;第二步,修复受损胃黏膜组织,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与传统胃药相比,这类胃药性质温和,疗效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持续用药一个周期后,胃黏膜得到初步修复,上皮细胞再生,防御功能增强,抵御致病因子的能力大大提高,黏膜的屏障作用得以发挥,胃功能可逐步恢复。规范的治疗加之患者的自身保养,一些长年的“老胃病”有望摆脱病痛困扰,走上康复之路。

治疗“老胃病”,常用药物为何难见效?由于“老胃病”病因复杂,在治疗上应采用联合用药、综合治疗。而目前常用的西药多为单一成分,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菌药物等。一种药物难以满足多重治疗需求,因此,为提高治疗效果,现在采用所谓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即以抗菌(抗菌药物)、抗酸作为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当然,有了好的胃药,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的饮食与保健,并注重运动和休息。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用餐,远离烟酒。做到这几点,治好“老胃病”将不再是一大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