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治疗关键
慢性胃炎的治疗关键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治疗慢性胃炎,除了消除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
1.合理选用黏膜保护剂: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损害疾病,一些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使之与有害物隔离,或可吸附有害物,或可加强胃黏膜的保护力量,或加速修复过程。常用的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药物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硫糖铝、得乐、胃必治、乐得胃等。
2.适当及时进行抗菌治疗:慢性胃炎多数伴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如果查出有幽门螺杆菌的胃炎,症状又久治不愈,可选用药物消灭细菌,至少可以收到两方面的好处:首先阻止胃炎的继续恶化,尤其是阻断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的发展,因为两者的重度改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次,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治愈慢性胃炎,尤其是腹胀、嗳气等症状。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众多,目前公认的三联疗法疗效好、疗程短、花费适中。三联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第一抗生素(克拉霉素)+第二抗生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或痢特灵)。疗程7~14天,治愈率较高。也有用雷尼替丁+铋剂+1~2种抗生素的其他方案。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3.选用抑酸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否使用抑酸剂应取决于胃酸是否增多,以往常采用胃液分析的方法来决定,如胃酸正常或胃酸缺乏,则不宜使用抑酸剂。口服抑酸药后能降低胃内容物酸度,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常用雷尼替丁150mg,一日1~2次;甲氰咪胍400mg,一日1~2次;法莫替丁(信法丁)20mg,一日1~2次;亦可用奥美拉唑20mg,一日1次。
以上常用药物的选用应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参考胃镜检查和过去用药的情况来选择,努力做到解决问题个体化,而不强求治疗一律或理论上“合理”。当前用药中有以下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服药多而杂,处方中同时有4~5种或更多药物。殊不知同时使用的药物越多,药物不良反应率越高,难免造成已有损害的胃负担过重。二是随意使用抗生素,把胃炎当一般细菌性炎症来“消炎”。随意挑选单一抗生素来治疗幽门螺杆菌,这样做有害无益,尤其会给以后正规根治幽门螺杆菌带来抗药性的困难。
另外,如果胃病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以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可能会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