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催眠药的“是”与“非”

正确对待催眠药的“是”与“非”

一年到头,在公关公司工作的小赵非常苦恼:由于工作压力较大,他晚上经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好不容易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天已大亮,又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赶往公司。因为睡眠不足,白天上班时,小赵常常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工作效率大不如前,为此他已多次挨了经理的批评。面对日益严重的失眠困扰,小赵决定吃些安眠药来帮助自己入睡,可他又犹豫了,因为他听说,吃安眠药会上瘾,吃久了相当于慢性自杀。

对于安眠药,不同的失眠者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一失眠就吃安眠药,有些人无论失眠多严重也不吃安眠药。前者对安眠药有迷信的依赖成分,后者对安眠药的副作用和成瘾性估计过高,宁愿默默忍受失眠的痛苦,也不愿吃药。专家认为,一方面要承认安眠药的副作用和成瘾性确实存在,即使是现在认为比较先进并被广泛使用的苯二氮img6类安眠药,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如果适当使用安眠药,成瘾性可以控制。

据统计,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性失眠大多数伴有神经精神科疾患,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症和抑郁症,因此安眠药往往要同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一起使用,切忌自以为是,以免耽误疾病的诊断。事实上,所有安眠药都有副作用,特别是长期使用,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所需药物的剂量越来越大),即通常所说的药物成瘾,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安眠药。但是短期服用适当的安眠药物,可以缓解严重失眠的困扰,有利于恢复正常睡眠。至于如何选择适当的安眠药、何时停服、停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和对策等,是需要医生指导的。

对年轻的上班族来说,长期失眠最为令人头痛。这部分人并不需要首选催眠药治疗,而应首选心理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成瘾后,患者会不自觉地加大催眠药的剂量,如果停药的话,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比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震颤、谵妄,甚至惊厥等。解决方案:失眠症状好转后,不能骤然停药。一般来说,服药剂量较小、每晚只服1片的患者,可以马上停药。每天服药超过2片以上的患者,要逐渐减量,大约每隔两三天减一半的剂量。以4片为例,先减为2片,三天后减为1片,再三天后减为半片。

安眠药慢性中毒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迟缓、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以及头痛、眩晕、呼吸抑制、肌无力等症状。急性中毒表现为困倦、嗜睡、言语不清、动作不稳、步态蹒跚,严重时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瞳孔缩小、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等。严重中毒可能出现呼吸变慢并逐渐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也可出现血压下降、四服末梢发绀、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直至无尿。此外还可能出现黄疸、血氨升高等肝损害表现。

为避免安眠药中毒,对长期失眠患者,应提倡心理治疗、运动治疗,以及各种精神治疗等非药物疗法。如药物治疗半年无效,建议使用单一品种、短效制剂药物,以小剂量开始,并主张间歇给药,防止产生药物依赖和蓄积。不得不长期服药者,应严格按专科医师医嘱应用,切忌私自加大剂量,并应定期去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慢性中毒表现,应逐渐减少药品的种类和剂量,逐渐停药,以避免突然停药造成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焦虑、紧张、不安、失眠、震颤、谵妄,甚至惊厥等戒断反应。

另外,当发生急性中毒时,如果神志清楚,可立即口服清水800~1 000ml后催吐,如此反复数次,并尽快到当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如已昏迷,则立即送至医院抢救,同时请务必携带所服药物的标签或外包装,以作为救治依据,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