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

恶心,是指一种对食物反感或是一种立即想呕吐的感觉,通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呕吐可将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从而起反射性保护作用。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呕吐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的种类很多,常有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前庭障碍性呕吐及神经官能性呕吐。

呕吐如伴随下列症状,有提示诊断的意义:

1.伴眩晕、眼球震颤者,常见于前庭器官疾病;

2.伴剧烈头痛者,可见于颅内高压症、偏头痛、急性全身性感染的早期、青光眼等;

3.伴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状者,可见于前庭功能障碍、休克等;

4.伴腹泻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甲状腺危象、Addison病危象、霍乱和副霍乱等。

一旦发生呕吐,我们应该注意:

1.卧床休息,头应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2.吐频繁者应暂时禁食。

3.口服镇吐药,如胃复安5~10mg,每日3次;或口服解痉剂,如阿托品0.5~1.0mg,每日3次,或654-2,5~10mg,每日3次。另外可加服镇静药物如安定2.5~5mg,每日3次。

4.指压双腕内关穴可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5.针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有止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