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耳胀和耳闷?原因是什么

14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耳胀和耳闷?原因是什么

耳胀和耳闷这两个症状比耳聋、眩晕和耳鸣对人的影响要小许多,短期存在对人影响不大,但是长期存在的确更让人不舒服,也是比较常见的就诊主诉,而检查往往一无所获。

耳闷、耳胀比较常见的疾病包括外耳道炎、外耳道液体积存、外耳道疖、外耳道胆脂瘤、耵聍栓塞、外耳道新生物、咽鼓管炎或功能不良、中耳积液、中耳新生物、梅尼埃病、某些突发性聋、耳膜破裂等。

应该说耳闷、耳胀作为躯体感觉,是位于耳周皮肤、黏膜和肌肉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支配耳周的感觉神经包括三叉神经的分支、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等的分支。理论上与内耳无关,因为内耳主要是声电转换的场所。

外耳道皮肤包括耳膜外表面受到挤压或推移、牵扯,不足以引起痛感时,会有耳胀感。

外耳道炎炎症较轻时,皮肤肿胀引起皮肤压力感受器的反应,产生耳胀的感觉。

外耳道疖的表现起先是毛囊增大引起皮肤张力增加,产生耳胀感,继续发展超过疼痛阈值产生痛感。

外耳道新生物由于生长缓慢,对皮肤产生的拉力缓慢,很快被皮肤的适应性延展所抵消,因此耳胀感不明显。外耳道新生物长到一定的大小,占据外耳道达到一定的比例后会产生耳闷。而耵聍栓塞也不一定产生耳闷,鼓室内新生物会产生耳闷,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情况可能是引起了耳膜的位移,间接引发中耳肌肉张力被动增强所致。如将手指伸入外耳道软骨段贴紧不会有耳闷,但是如果施力往耳膜方向会有闷感,当然按压外耳道皮肤产生了耳胀感。外耳道炎的耳闷感也是这样,炎症持续产生皮肤脱屑混杂渗液形成半固态物质压迫耳膜,间接引起中耳肌肉张力被动增加产生耳闷感,而外耳道霉菌由于可以产生过多的物质覆盖施压鼓膜,所以多以耳闷为主诉。

咽鼓管功能不良或咽鼓管炎,尤其是感冒会有这种耳闷的感觉体验,这种情况应该是中耳压力高于外界压力的体现,而感受这种压力并传递给大脑的感受器最可能位于中耳肌肉和鼓室黏膜内。

梅尼埃病耳闷胀的原因应该是引起了肌肉的张力增加,这也可以解释梅尼埃病的闷胀感可以通过置管或鼓室注射激素缓解。但这种张力增加到底是内耳病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代偿反应,还是本身疾病合并的这种反应尚无法判断。

一些反复低频听力下降的患者表现为耳闷感,也可以解释为中耳肌肉张力被动增强的结果。

耳膜破裂会有耳闷感,这种耳闷感是外力作用超过中耳肌肉的代偿能力,使肌肉被动压力增强所致。

中耳新生物的生长,耳胀感不明显,类似于外耳道新生物缓慢生长,黏膜适应性延展,感觉不明显,但是长到一定程度,导致中耳肌肉被动性压力增强就会出现耳闷感。堵塞咽鼓管口也会引起中耳压力的变化,在某个时间段产生耳闷感。

某些突发性聋会有耳闷感,而且是早期出现,这个可能是机体对其的代偿反应或受损的血供范围,涉及中耳肌肉的神经或肌肉本身血供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