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源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己感知到的无意义的声音信号。尽管医学上对耳鸣有诸多的规定,比如耳朵耵聍引起的,就不归为耳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耳鸣作为一个症状包含的范围就极为广泛。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耳鸣只是一个症状,并不属于疾病范畴。正如疼痛一样,是许多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这里我们按照最广泛的定义来描述耳鸣。
耳鸣作为一个我们耳朵感知到的声音现象,自然会将其归为耳科的范畴,事实上耳鸣的范围要远远超出耳科的范畴,但首诊耳科又是必须的,因为只有从耳科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搞清楚耳鸣的可能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首先外耳道被耵聍或新生物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递,此时内耳相对处于一个极安静的环境中,此时有可能产生耳鸣,当然耵聍或新生物接触到耳膜,引起耳膜的异常运动也会产生耳鸣的感知,有时候内耳周围的大血管内的血流声音也会被耳朵听到,从而产生血管性耳鸣。外耳道进入异物或飞虫也会引起耳鸣。少数情况下,耳道、中耳生长有肿瘤或炎症也会引起耳鸣,比较常见有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耳膜穿孔、鼓室体瘤、中耳胆脂瘤等。上述所有这些包括内耳毛细胞的损失都会引起听力下降,而听力下降则是耳鸣最常见的原因。而噪声和衰老导致的噪声性和老年性听力下降则是听力下降中最常见的原因,也就是耳鸣常见的原因。极为罕见的是连接内耳与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听神经出现肿瘤,即听神经瘤也会有耳鸣的症状。当然上述的所有原因都是耳科的范畴,实际上耳鸣不只是耳科的问题,存在很多听力完全正常的耳鸣患者,原因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细微病变(绝大多数情况这种细微病变无法用目前的手段发现,而人体对这些细微病变完全可以代偿而不产生影响),也可能是机体不良状态,如抑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听觉系统的反应。
经过耳科检查,我们可以对应处理已知的相应问题,如清理外耳道、消除炎症、修补鼓膜、切除肿瘤。而对于没有上述发现的则需要进行听力学检查,明确听力下降的原因。突发性聋需要积极的早期药物治疗;噪声性聋的早期需要药物治疗,晚期佩戴助听器;老年性聋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和助听器。有研究显示,慢性耳鸣往往是听力下降引发的大脑代偿反应,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矫正了下降的听力,会逆转大脑的代偿反应,从而降低耳鸣。
由于耳鸣会持续引起大脑的关注,导致产生烦躁和持续的记忆,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治疗还是恰当的音乐治疗,来转移对耳鸣的关注,降低大脑对耳鸣的反应,从而让耳鸣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总之,耳鸣不是一个疾病,只是一个症状,其可能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但是绝对不会加重或引起疾病。经过合理的诊治,多数耳鸣可以好转,可以不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