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声震损伤?如何防止声震损伤

17 什么是声震损伤?如何防止声震损伤

声震损伤这个名词,大家知道的不多,简称声震。顾名思义是强声震动造成的耳朵损伤,确切定义是指暴露于无法预知突发强声引发的特有的神经生理和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觉过敏、恐声、眩晕以及不常见的耳周麻木感和烧灼感等,情绪反应包括创伤反应、焦虑或抑郁。这些症状几乎都是患者自己的感觉。

那些在话务中心的接线员、电话投诉中心的服务人员以及长时间“煲电话粥”的人容易产生声震损伤。前面两者除了长时间接听电话外,往往会有情绪激动的顾客突然提高声音,从而导致损伤。而长时间打电话,声音距离耳膜很近,这样耳朵的保护反射往往来不及发挥作用,长时间刺激会引起损伤。

声震损伤发生后的起始症状表现为严重者伴有头颈部摆动的惊跳反应,极端情况下病例会倒地,有的会有耳、颈或手臂疼痛,有的会有耳鸣、听觉过敏、耳内的烧灼感、麻木感、刺痛感和胀满感,有的有眩晕、恶心,也可能有休克反应如颤抖、痛哭、迷失方向、头痛、疲劳等。当然这些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许多其他疾病也可能有这些症状,所以,需要医生认真仔细询问病史,结合检查结果来详加判断。

声震损伤由于没有明确的客观指标,往往被忽视,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国外的研究显示,16 000名话务中心接线员5年中,有103例声震损伤发生,发生率<1%,其中女性91例,男性12例,这与话务人员以女性多见有关,95%有疼痛。

声震损伤多数情况下比较轻微,症状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消失,也有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的。如果持续存在则称为声震疾病。

那么如何防止声震损伤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声音可能引起声震损伤?一般来说,传到耳膜的声音强度在82~110 dB SPL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3~3.4 k Hz,并且在20 ms内声音达到最强,持续时间不定。凡是符合这些特点的声音,比较容易引起声震损伤,大家对于这些声音需要进行预防,避免接触。

声震损伤的预防,首先注意避免无预见性强声刺激,如果考虑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不用耳机或话筒接听,外放会大大降低发生声震损伤的机会。另外,不能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长时间接电话。

声震损伤的治疗,首先患者应该从心理上放松,不要过度紧张,这种损伤一般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其次让患者处于富声环境,就是不要在安静的环境下待,尽可能处于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环境,让耳朵处于放松状态,切记耳朵的放松状态不是完全静音的状态。最后,针对不同的症状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