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患者如何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史
患者就诊是希望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患者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你需要向医生把你的问题讲清楚。有的问题,医生一看便知,不需要患者说太多,如耳郭新生物、耳前瘘管、耳道耵聍等;有的医生检查后会询问病史,以便决定如何解决。但当患者来寻求解决耳鸣问题时,情况就变得很复杂了,患者由于病程长、紧张(担心说不清楚问题)等原因,无法很好地描述自己的问题,导致问诊时间很长,但是医生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却不多。
耳鸣患者就诊时应该怎样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耳鸣呢?
第一,耳鸣患者需要想清楚耳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就是耳鸣多久了(几天,几个月,几年);是一只耳朵响,还是两只耳朵响,还是脑鸣;这种声音类似于什么声音,如蝉鸣音、嘶嘶声、轰声、汽笛声等(当然后面医生也会给你一些声音来辅助判断耳鸣的声音,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描述的声音是不同的);这种声音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还是有一定节律的,如像脉搏一样的节律或和呼吸同步;耳鸣是否存在加重或消失的可能情况,如转头会减轻或加重。
第二,耳鸣时是否同时感觉到听力下降。注意这里指的是患者自己的感觉,不是听力测试结果(我们通常感知的听力水平是以语言频率来判断的,而高频听力下降,多数情况下察觉不到),是否自己感知到听力下降对于判断听力下降与耳鸣发生的前后顺序有帮助。如果耳鸣之前就有听力问题需要向医生说明。是否有头晕或眩晕或头痛情况,是否有耳闷涨感,因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第三,睡眠如何。一般几点睡觉,情绪如何,是否有易怒、烦躁,做事提不起干劲,职场压力情况如何,同事关系如何。
第四,耳鸣之前是否有诱发因素,如接触强噪声、参加演唱会、失眠、熬夜、情绪不好、压力大、过度伤心或紧张、感冒等。
第五,完成了上述步骤,向医生出示之前你已经做过的检查(影像学最好带着片子),就诊记录,服用药物情况。
患者一定要清楚,你面对的即使是之前接诊过你的医生,也可能不会记得你的具体情况,因为医生每天要面对很多患者,而之前的资料尤其是医生自己书写的门诊病历,却可以让医生重新快速了解你的情况(这也是门诊病历的主要作用,医生对自己的记录有良好的记忆),从而开始新的诊疗过程,大大缩短就诊时间,解决问题,否则就需要重新问诊,不利于疾病诊疗的连续性,降低效率,延误确诊时间。患者在面对新的医生时,在没有完成之前的四步之前不要过多描述在哪里看过什么医生,用过什么药物之类的情况,因为这些毫无帮助,只能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