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听力下降的原因
2025年11月01日
(2)听力下降的原因
▶传导性聋:耳硬化症患者的听力图见图12,上面一条线为骨导(提示内耳及听神经的功能,可简单理解为潜能)除了2 k Hz典型的耳硬化症卡哈切迹外,患者内耳感知声音的能力基本正常;下面一条线为气导(提示从外耳到听觉中枢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的能力,可简单理解为目前实际能力),患者为45 dB左右,因为声音传递出了问题,显示中度听力障碍。像这样有明显的气骨导差(>30 dB)的是传导性聋,可以通过手术使气导向骨导接近,达到恢复听力的目的。常见的病因有中耳炎、外耳道闭锁、耳硬化症、听骨链先天畸形等。
▶感音性聋:当气骨导同时下降时,提示为感音神经性聋,可能是内耳功能或听神经受损,常见的如老年性聋(图13)、突发性聋(图14)、噪声性聋(图15)等。

图12 传导性聋(耳硬化症)

图13 老年性聋:高频缓降型,双侧对称

图14 右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低频型突发性聋)

图15 噪声性聋,4 kHz有切迹
▶混合性聋:当气导下降骨导也有下降,又有一定的气骨导差时,提示为混合性聋,传音功能及感音功能均有损伤。常见有中耳炎反复发作影响到内耳、耳蜗型耳硬化症等。不过,PTA是一种主观测试,结果会受到受试者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及受试动机等非听觉因素的影响,因此PTA的检查结果需要有经验的听力师或临床医生进行解读,必要时还可进行其他的相关检查如听性脑干电位等加以明确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