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鸣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对耳鸣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有3类:直接估值、问卷及量表。
▶采用标准化答案/直接估值技术的量表:①数字等级量表:量化耳鸣的心理声学属性,让患者自我评判耳鸣响度,总分10分,被广泛用于量化及监控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②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s):通过一条标有起点和终点的固定长度的水平线段来达到测量的目的。患者被要求在这条水平线段上与自身情况相符合的地方做出标记。但患者答案的准确性和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对特殊患者群体(如老年人、视力障碍者)VASs可能很难完成。可以直接用于评判耳鸣对个人的影响程度及响亮程度的评估。
▶开放式问卷:耳鸣问题问卷(the tinnitus problems questionnaire,TPQ)是开放式问卷,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写出耳鸣造成的影响,从最严重的影响开始,如入睡困难、持续的耳鸣声、言语理解力、绝望、挫折感、沮丧以及恼怒、生气、无法放松等。
可以充分了解耳鸣对个人的影响,但是不易量化和比较。
▶量表:2014年美国耳鸣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主要有耳鸣问卷(tinnitus questionnaire,TQ)、耳鸣障碍问卷(tinnitus handicap questionnaire,THQ)、耳鸣反应问卷(tinnitus reaction questionnaire,TRQ)、耳鸣障碍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耳鸣功能指数(tinnitus functional index,TFI)。目前已经汉化的量表包括中文版THI、中文版TFI和中文版TQ。此外中国耳鸣评价量表(青岛标准)也在临床使用。下面介绍常用的4种量表。
A.耳鸣障碍量表(THI):THI(见样张1)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耳鸣自评量表之一。Newman于1996年提出,由三个维度(功能性、情绪性、灾难性)25个条目组成,旨在量化耳鸣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THI的研发者Newman等提出,需要至少20分的变化才能提示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变具有统计学差异。THI总分100分,分5级:无障碍0~16分;轻度障碍18~36分;中度障碍38~56分;重度障碍58~76分;>76分,灾难性损害。
样张1 耳鸣障碍评估量表

续表

总分: 完成时间: 分钟
注:0~16:一级,轻微(仅在安静环境中有耳鸣)。
18~36:二级,轻度(易为环境声掩盖,活动时常不觉得耳鸣)。
38~56:三级,中度(在噪声下也有耳鸣,但仍能进行日常活动)。
58~76:四级,重度(总耳鸣,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78~100:五级,灾难(始终耳鸣,严重干扰睡眠,难于进行任何活动)。
B.耳鸣功能指数(TFI):TFI分8个分量表共25个条目,这8个分量表分别为侵入性、控制感、认知、睡眠、听觉、放松、生活质量和情感,是在包括THI在内的多个常用耳鸣问卷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被认为是应当在临床和研究中作为标准推广使用的耳鸣问卷(Meikle等,2012年)。TFI是唯一基于治疗反应研发的评估反应度量表,可有效评估耳鸣严重程度和耳鸣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可用于评估耳鸣干预方式所带来的治疗相关改变。Meikle等提出TFI总分发生13分及以上的改变可以作为出现有意义改变的标准。
C.耳鸣问卷(TQ):TQ共包含52个条目,分为情感障碍、听力障碍、睡眠障碍和缺乏应对能力四个方面。每一条目有三个选项:是(2分)、部分是(1分)和不是(0分),最后计算总分,总分越高反映出患者受耳鸣的影响程度越重。
D.耳鸣评价量表(TEQ):2007年5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耳鼻喉口腔科专业标准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结合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蓬教授提出“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方法”草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在2007年9月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全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术研讨会上讨论通过(简称为“青岛标准”)。根据表3所示,计算6项的总分,轻到重分为5级:Ⅰ级1~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18分;Ⅴ级19~21分。根据以上耳鸣程度分级,推荐疗效评定方法:临床痊愈:耳鸣消失,且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复发;显效:耳鸣程度降低2个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有效:耳鸣程度降低1个级别;无效:耳鸣程度无改变。这个标准用于门诊,可以快速评估个人的耳鸣程度。
表3 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

续表

注:根据最近1周的表现,出现的时间≤1/5定义为“有时”,≥2/3定义为“总是”,二者之间定义为“经常”。
轻到重分为Ⅰ~Ⅴ级:Ⅰ级:1~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18分
Ⅴ级:19~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