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由来

桥梁的由来

我国桥梁建筑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最原始的桥,只是放些石头在水里,形成一条线,便蹑步而行,这在古时候叫“鼋鼍”,现时叫“汀步”。后来,人们看见一株大树为风吹倒,恰巧横架于小河上而可步行通过,便想到从河边立一株树,使它倒向对岸,这就是“搭桥”之始。以后,桥愈搭愈多,愈搭愈长,又逐渐产生了各种造桥的方法。

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较早的桥,是西周初周文王为了迎亲,用船在渭水上搭的浮桥(《诗经·大雅·大明》):“亲迎于渭,造舟为梁”)。据《史记·秦本记》载,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时,在山西蒲州(今风陵渡)黄河上架设了大浮桥,这是历史上跨越黄河的第一座桥。

我国古代建造的桥梁,包括了现代桥梁工程中的梁桥、拱桥、索桥三种基本体系,有不少建筑技术是世界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