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螺旋桨的由来

轮船螺旋桨的由来

1836年一个名叫弗朗西斯·佩梯特·史密斯的英国人,在他自己的一艘名叫“阿基米德号”的轮船上装了一副金属螺旋桨。由于当时螺旋桨刚刚问世不久,人们还没有对它做过更深入的理论探讨,想当然地认为轮船的速度总该与螺旋桨的长度成正比。所以“阿基米德号”也不例外地在尾部拖着一副长长的螺旋桨。在一次试船中,正当“阿基米号”以每小时4海里的速度前进时,突然船尾传来一声巨响。史密斯慌忙关上发动机跑过去。原来是一个该死的酒瓶子不知从何方飞来,不偏不倚正打在螺旋桨上。螺旋桨被击成了两段,意外的打击使史密斯心灰意冷,他只好重新开动了发动机,令人惊奇的是船以更快的速度继续驶去。试航归来,史密斯赶制了一副新的短螺旋桨。装上船以后,船速竟提高到每小时13海里。从此人们抛弃了以前的旧观念,长螺旋桨被取而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