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的由来

导游的由来

导游之称是从“向导”一词演化而来。“向导”这一称谓,在我国古代是军队中的一种专门名词。《孙子兵法》中,就有“不知山林险阻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之语。

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来的路上,迷惑失道,不知所措。后来,管仲提出一个办法,日:“老马之智可用也。”乃纵老马于军前,任期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实际上,这老马就是起了向导的作用。

三国时,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知道“向导”的重要性,就使用了熟悉云南地理的永昌人吕凯为行军教授兼向导官,并按照吕凯所绘《平蛮指掌图》进军入滇,从而获得七擒七纵的胜利,使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心服口服,声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的战果。这应该说是与向导官吕凯的贡献有关。

在我国旅游行业中,80年代以前,还是袭用“向导”这一称谓,也有把它称为“旅行干事”的;还有一个带点官气的名字,叫做“领队”。近几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突飞猛进,方才确定了“导游”这一专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