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横道线的由来
人行横道线是为了减少公路交通事故,保证行人过横道安全而设置的标志。人行横道线源于罗马。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培市的一些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常常堵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使人与车、马分离。后来,又在接近马路口的地方,横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块,叫做跳石,作为指示行人过街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而跳石刚好在马车的两个轮子中间,马车可以安全通过。
到了19世纪,汽车开始出现,汽车的速度及其危险性都超过了马车,跳石已不适应需要。经过多次试验,19世纪50年代初在英国伦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现了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由于它洁白、醒目,像斑马身上的一道道白斑,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斑马线”。“斑马线”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通道,而且也给行驶中的司机以“减速缓行”、“礼让行人”的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