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的由来
2025年09月26日
集邮的由来
“集邮”一词,出自希腊语“非洛斯”(爱好)和“切洛兹”(凭证)。这两个词合起来就是爱好邮资凭证,亦即爱好邮票之意。
从英国出现第一枚邮票起,就以其图案的小巧精美,引起了人们的兴趣。1842年12月29日,伦敦一位少女在《泰晤士报》上登出广告征求旧邮票装饰卧室,说她已经收集了1.6万枚,但数量太少,还想继续征集。当时,许多英国妇女喜欢搜集邮票来装饰闺房的门帘、窗户、糖果杯盘用具。一些学校的老师也鼓励学生收集到的邮票贴在地图上,引起学习地理的兴趣。这种活动吸引了学生的父母和亲朋,使集邮成为一种社会嗜好和娱乐。到了1862年,集邮活动便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展开。
然而,起初的集邮者并不互相交换邮票。1852年,比利时的温地美伦,把他收集的邮票,装在镜框里,公开陈列,任人参观,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次邮展。1861年,法国人雷维尔特编印的世界上第一个邮册和第一部邮票目录问世。1862年,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本集邮杂志《集邮评论和广告》月刊。1872年7月14日,在德国的吕贝克,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集邮会议,提出了“集邮家”的名字问题。在1876年的柏林第二次会议正式使用“集邮家”这个名称。世界上第一个集邮家要算法国的勒格拉,他从1850年开始搜集邮票,一直到1885年逝世为止。他创造的“量齿尺”这个工具至今仍应用于集邮中。
邮票是反映国家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的袖珍艺术品,包括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丰富资料。现在世界上每年发行的邮票已达7000—8000种,专业集邮报刊约500多种,并成立了国际集邮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