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医家论针灸》简介
《民国医家论针灸》这本书是由.王琼主编创作的,《民国医家论针灸》共有130章节
1
编委会名单
总主编 贾 杨 毕丽娟 主 编 王 琼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琼 毕丽娟 杨枝青 张 利 陈 晖 胡颖翀 徐立思 蔡 珏 主 审...
2
丛书前言
近代中国,社会巨变,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大转变过程中,新思潮不断涌现。中医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排斥,逐渐被推向“废止”的边缘,举步维艰。客观形势要求中医必须探索出一...
3
前 言
近代[1]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灭亡之后,中国又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时期,因此近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
4
编写说明
本书以近代中医药期刊中发表文章为切入点,将民国时期针灸医家发表在近代中医药期刊中的文章进行搜集、筛选,汇集成《民国医家论针灸》一书,编写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
5
目录
目 录 编委会名单 丛书前言 前 言 编写说明 理论传承篇 膏肓穴记 十二经筋即神经论 施灸后之皮肤组织的研究 背俞、背腧、膺腧、胠腧之分别 论 运 气 关于...
6
理论传承篇
【导读】 针灸医学是一门发展了数千年的传统学科,每一个时代都有对前代理论的传承,民国时期的针灸医学也不例外。当然,在近代“西学东渐”的时代大背景下,针灸医学也受...
7
膏肓穴记
杨百城[2] 赵空意[3] 左传成公十年,秦医缓曰,疾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杜预注,肓鬲也。心下为膏,或曰膏连心脂膜也。今人谓病在膏肓...
8
十二经筋即神经论
宁会零[4] 西人言神经详矣,而不知吾国有经筋篇。考经筋与经脉行次多相合,而神经大者亦大,概随动脉管同行,神经之状如线,中藏纤维,外护脂肪,正是筋之形状,惟经筋...
9
施灸后之皮肤组织的研究
戴章烈[5](译) 吾国固有之医学,日就凌替,针灸术其尤甚者也。针术虽犹有传者,至于灸法以疗疾,可谓沦于绝灭之境,偶或一见乡僻土人行之而已,吾人亦由怀疑而唾弃之...
10
背俞、背腧、膺腧、胠腧之分别
张蕴忠[7] 《内经》之背俞、背腧、膺腧、胠腧,各有生理不同,而世人昧于解剖实验,误注同一字义,致贻后世反谓前贤无解剖发明,此皆不求甚解之故耳。今参以现实解剖言...
11
论 运 气
贾景星[8] 行针之士,当为人针刺时,对于认症取穴等事,固亟宜注意。然于针刺用力时,犹有一可注意之点。此所宜注意者,人皆知之,人皆能之,然人每易忽之。其影响于成...
12
关于砭术之石
施云祥[9] 美疢不如恶石,是古人深信砭术之言也,疢虽美,宁以恶石去之之为愈也,然则所谓美石者,究系何种石耶?《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润滑如玉之石,为...
13
经脉之研究
王逸桥[10] 近人研究经脉,或以为血管,或以为神经,议论纷纷未定,以吾观之,针刺之见效,决非作用于血管神经所致,吾虽不学针,不知针刺之究竟,然见施针者,于所取...
14
井穴出血之研究
黄云龙[12] 关于井穴出血之病,见于针灸学讲义者。①风中脏腑,不省人事,口噤不开,舌强难言,口吐涎沫。②温疫发热恶寒,口渴心烦,头晕,咽痛,肿烂,面赤,周身发...
15
十四经分经补泻左右不同之理解
邓伯高[14] 窃读《针灸大成》等,论补泻之法殊多,几令人目眩心惑,靡所适从。继阅《中国针灸治疗学》手术篇,惟取进插退提,随济迎夺,分经左右补泻之法,余如阴月阳...
16
奇经八脉与八法穴之探讨
罗兆琚[15] 编者按:罗先生不但是针灸专家,尤其是本志编辑中,最忠实的一个。终日于诲人不倦,及应付病人之外,复为本刊写了不少的稿子,这篇是罗先生最近的精心杰作...
17
绪言
察八法者,乃奇经八脉互相交会于脏腑之主要针穴也,夫所谓奇经八脉者,乃十二经络之外,另具此八脉,以维系全身,共营体干之生活力者也。以其无表里之相配,故名之曰奇。简...
18
四华穴法之研究
罗兆琚 考四华穴之法,其原出自唐代崔知悌氏,而传诸子孙,迨至后世,源远流分,其法遂因之而参差不相同矣。稽夫崔氏之说,与张氏《类经》、高武氏《聚英》等,诸式各异,...
19
发明合谷、复溜二穴能止汗发汗之原理
罗兆琚 汗液者,为吾人体中之重要排泄物也,其无色而透明,中含废料甚多(如水分、盐分,及少量之尿素等)。此汗腺位于真皮之深部,下端旋绕,卷成小球形,有微丝血管以缠...
20
临床实践篇
【导读】 临床实践篇选取的是《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中介绍、记录针灸对某种疾病治疗方法的文章,为了方便查阅学习,本篇按照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不同疾病...
21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
...
22
灸法治肿胀记
黄眉孙[8] 予幼习针灸,苦无与共谈者,读十二期《王君葆年灸法治疗记》,如此神效,深善吾道不孤,兹录近日所治之肿胀症,以就正于王君,幸王君有以教我也。星州有林某...
23
灸膏肓俞治愈虚劳症
程 哲[9] 虚劳一症,世人患者甚多,而得其治法者甚少,故虚劳病之死人,每年不知凡几,推其原因,缘此病初得,人多不甚经意,及其重也,而始延医调治之,则其病已入膏...
24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之经验
刘 莹[10] 友人杜君患痢疾,赤白兼见,日十余行,医以理中汤与之不愈,延余视之,其脉微细。病者云,我终日不醉似醉,不睡似睡,吾病危矣。余曰:君之疾,脉微细,但...
25
针刺暴病卒死之经验
徐世长[11] 暴病伤人最速,其病状种种不一,有气闭不通、两目不睁者,有状如疯癫形似醉人者,有吐泻交作、腹痛不止者,有四肢瘫软口角流涎者,又如绞肠痧、风厥等症,...
26
肺病肋膜炎秘传之灸法
黄 曦[12] (一)施灸之方法 照图示之方法,以绳子一条,测量两足(图2),再将绳依样套颈上,垂背后于绳之末端为中心点(图3),以患者之中指第二节假定为一寸(...
27
刺络血可已腹痛(绞腹痛)
邵元恺[13] 本村杨兴岗,年四十八岁,古历九月初五,忽患腹疼甚剧,邀生往诊,至则见其辗转床上,双手捧腹,大叫不已,切其脉则细,试其额则凉,知为阴寒腹疼,乃针三...
28
便血、喘症等之治验
萧镇南[14] 邻近有一老妇,六旬余,早起操作如常,至早餐特以冷水洗手。七月时约食半碗饭,觉头晕,腹冷至两膝下以及足部痛极难忍,请鄙往治。见状,问她何处发痛,答...
29
半身麻痛,头痛难止,一针便愈
李剑奇[15] 本市黄文廷,六十六岁,现住下沙街第五号,罗定人,业搭棚,于民国十六年,因冒雨工作,即于是夕觉左手足及身,似有虫行,然亦无甚辛苦,置之不理。是时适...
30
盗汗之针法
颜宗凯[16] 吾友文君星照邻,属于今秋上旬患盗汗症,闻社员研究针术已有数月,且见治愈多症,乃请余试治之,社员即针阴郄灸,肺俞三壮,脐下四寸旁开二寸灸三壮,中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