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灸后之皮肤组织的研究

施灸后之皮肤组织的研究

戴章烈[5](译)

吾国固有之医学,日就凌替,针灸术其尤甚者也。针术虽犹有传者,至于灸法以疗疾,可谓沦于绝灭之境,偶或一见乡僻土人行之而已,吾人亦由怀疑而唾弃之,讵知东国扶案,以吾人所不屑注意之灸针术,方群策群力,协志钻研,凡灸术于血液、血压、白血球、血糖、红血素、免疫体等等之影响,已基筑于科学上有详尽之研究矣。今也且有学校之设立,书报之发行,宣称用灸法确能治现代医学所不能治之病,已引起西医界极大之注意,以视吾国医界之无声无嗅,其愧恧将何如耶,酣卧积薪之上,漫歌漏舟之中,之国医界,其勉乎哉!

此篇译自彼国医学博士原志免太郎所著之《灸法之医学的研究》一书。原志氏为日本研究灸法最诚心热烈者,其研究也,先之以动物实验,继之以人体试验,最后乃下详确之理论,其治学也勤,其试验也严,宜乎得无上之供献也,暇时当继续译述以飨国人。

译者附记:

灸治皮肤组织学的研究,明治四十五年柽田及原田两氏报告之外,未见有继续研究之者,且因两氏之研究为剃去家兔臀部之毛而灸,故其变化不免稍杂混淆。

灸痕之组织的关系(柽田,原田氏):剃去家兔臀部之毛,以中等度艾炷施灸后,即切取此部皮肤之片断镜检之,表皮细胞皆坏死,不能染色,皮下结缔组织泰半肿胀,呈无构造之状态,而陷于坏死,近筋层部乃无此现象,周围之血管有强度充血,同一施灸之皮肤,翌日观察之,表皮细胞咸成为黄褐色之痂皮,次层化为无构造之凝固物,细胞核多呈肿胀,淋巴细胞密集而充血,呈炎症之倾向。用巨大艾炷施灸后,即切取此部皮肤观察之,则表皮细胞全陷于火伤坏死,且其特有之点,即表皮细胞层及结缔组织层呈海绵状,中有多数气胞[6],盖受高热之组织内水分发生蒸气而呈肿胀也。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肤皆肿胀,其半陷于坏死,惟肌纤维无变化,周围之血管扩大且充血,翌日在同标本观察之,仅在周围呈淋巴细胞浸润现象,其他无显著之差异,经过数年之人体陈旧皮肤之腺痕,以之切片,用日本学者弹力纤维染色法,镜检之,中央部纤维全消失,新生瘢痕组织以补充之,表皮失固有之构造,仅呈表平滑表面、乳头毛囊及汗腺之排泄管等被破坏而消失,故皮肤之厚度亦减少也,然富于新生之血管以布缭之。

(《医林一谔》193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