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眼性甲状腺肿病针效之研究

突眼性甲状腺肿病针效之研究

卢觉愚[67]

原委说明:突眼性甲状腺肿,为内分泌病之一种,其名甚创,在未涉猎西藉者,恐不易索解。然所以此名者,以该症为近世纪新发见之内分泌病,其为状在我国医书中,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门》之“肺胀”差可比拟外,别无适当病名,故只得沿用之。

愚习针灸为时虽暂,然极感兴趣,寻常小恙经一二次之施术而全治者颇多,以治之易而愈之速也,以为无足纪者。此病经时一载有半,历中西医师二十余人,由越而沪而粤而港,转治数省而无一效。巫祝祈禳诸法遍试而无一当,竟为区区之针治愈,则以为有纪述之价值焉,有公开研究之必要焉。爰考参西籍,证以经验,拉杂成文,以就正于医林先觉,幸有以教之。

症状及经过:病者陈某某,讳其名,越南名妓也,年廿四,上年五月病始咳嗽上气、呼吸困难,渐至心悸,肢颤,月经不调,不耐烦剧。症状初时甚微,以次增重,在越医治无效,急行返国,一路就医,耗费二千金强。西医多主针射,诊断用药大致相同,中医历十余人,其诊断无一同者。其症之最显著者,为两眼球凸出,状颇骇人,颈侧喉际隆起,坚硬不痛,遍身动脉接之皆鼓击搏指,心悸怔忡,异常难受。友人施君维忠与病者在越时曾结杯酒缘,偶谈及其病状,愚曰:此或是突眼性甲状腺肿病。因检西医书示之,施君询愚能治否,愚正研究针灸有成,甚欲试验之,即应曰能。施君立函广州促其来港,时廿二年十二月二日也,家兄觉非在越时曾与有一面缘,相见之顷,几不复认识,因其眼珠凸出,容貌改观,非复当年丰采矣。病状略如上述,脉搏一百廿至,体温无变化,尿量正常,胃纳虽减而精神尚佳,肢体虽病而肌肉滑实,颈围以软尺量之,得十四寸半,月经自始病至今,从未依期,时先时后,忽来忽止,或沾濡裈裆,或点滴淋沥,自身及先世均未染梅毒,因断为突眼性甲状腺肿病。乃与之约,每日针一次(恐三数日未效而不再来也),不须服药(因其苦多服药,曰不须服正合其意且欲实验针之效也),许以必愈(坚其信仰移,易其精神也),病者允诺,乃为施术。

针治穴道及功效:第一日针大杼、风门、肺俞(第五、六颈椎两旁横开各一寸)、天突、膻中、尺泽、列缺。第二日针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第三日针上次、中、下髎。第四日针气海、开元、足三里、三阴交。施术期中,一日诉胃痛,食入即吐,为加针中脘。一次感冒、寒热、头痛,加针风池、头维,余日则照上穴轮回针之。三日后,心悸减,上气舒,脉搏缓,胃纳增。七日,诸症更减,眼球收泰半,颈围小一寸。十二日,眼球复常,颈围又小半寸,咳嗽上气全治,脉搏九十至。二十日,诸症如扫,惟颈围小至十三寸而止,至此乃嘱其每三日来针一次。想不久之将来,可根治矣。

取穴之解释:愚之取穴悉依承师所编《中国针灸治疗学》而参手术按脊治疗法(此书为英文本原名Spinal Treatment Science and Technique,著者为美国医学博士Alva A.Yregory,其术在美国颇行,对于神经系统有关之各种疾病,能以手术治愈之。愚曾学习其法,然试之轻病可愈,重病不足,恃留书中插图极明晰,全脊椎之神经起止、交通循行形状,开卷了然如指诸掌,自维是书深有裨益。于针灸术若能熟识其神经路径,以针灸代其手术成效必著,所谓弃短取长、化人而不化于人者也。原书一厚册时价售廿四圆)。大杼居胸椎第一节间,风门居第二节间,此两神经直达总气管及左右气管,三椎为肺俞,其神经确直通肺脏。第五、六颈椎两侧之神经,在针灸书似未见述及。而此两神经(左右四肢)则直通甲状腺及副甲状腺者。其天突、膻中、尺泽、列缺,合之大杼、风门、肺俞,皆本《针灸治疗学》以治肺病咳嗽上气者也。其胸椎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腰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荐骨椎两旁,适为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四髎等穴。此数对神经起于脊椎两旁,除大肠俞外,皆结成网状,密布子宫、卵巢上,大肠俞之神经干则单独直达子宫,肾俞、气海俞之神经支干分布于卵巢上者,更为直接。故子宫、卵巢疾病,当取肾俞、气海俞、大肠俞为主要穴。四髎穴之神经干起于荐骨椎之两旁,结成网状,散布于子宫、直肠间,其气海、开元、足三里、三阴交为调经之验穴,合取之,所以完成治子宫、卵巢病之全法也。

病理及治效之说明:内分泌学说倡导于英医卑尔里斯低(Bayliss)及史达陵氏(Starling),自公布于世后,经学者种种试验及研究,迄今已公认为医学中最有威权之新学科。心理学藉之而能阐明人类情绪行为之本性,生理学已全改其面目,病理学治疗学亦因之而获极大之贡献。故凡医学各科,莫不涉及其范围,此内分泌之化学的物质,现时虽本能尽悉,然其为动物生理学作用上不可缺之证据,已为公认之事实。盖生体中诸器官之互相关联及其统一和谐之调节作用,为正常生活之必要条件。在正常生活时,皆得保持其平衡状态。若某部起变化,则与有关系之某部立起感应以促进其活动,以图适应此种变化,此主宰生物之调节平衡现象之器官。从前悉归之神经系,今则知内分泌作用,亦具有密切关系。盖生体内分泌腺所分泌之物质,混于血液中,循环全体,某一器官产生之分泌物,可传于相隔甚远之器官而成互相关联之绵密作用,故生体之正常生活,实赖有此神经系及内分泌之两作用始得完成之,惟内分泌于妇女之关系远较男子为甚,以妇女最易受内分泌之感应而起生理病理之变化,故产妇科如青春成熟期、月经妊娠更年期等。一切生理病理,皆可以内分泌学理说明之,至于内分泌与神经系虽同为维持生体平衡调节之两生活原力,实际亦互相感应,且甚密切,内分泌作用虽有时不藉神经系之援助而能营独立运动,然其泰半皆与神经系发生关系,盖各内分泌腺皆有交感神经密布其上,是以交感神经之变化,可左右内分泌腺之活动,而交感神经亦常因内分泌物之化学的激刺而自起变化也。内分泌腺分两种。①有管内分泌。②无管内分泌腺。前者具有明显之输出管,将其产物输出腺外,如唾线、胃线、膵脏、肝肾汗、皮脂腺等。后者绝无输导管,其分泌物直接为血液吸收,而输至全体,如甲状腺副肾松果、大脑下垂体生殖等其详细学理,不及备述。今只解释与本题有关之甲状腺之大略如后。

甲状腺,作盾形,体积渺小,重量不足一英两,位于喉头及气管两侧,另有副甲状腺,形体尤小,联属于甲状腺之上下端,腺体由多数小胞囊结成,中含富有碘素之黏性液质曰“胶质液”,并含有多数血管,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皆密布其上,其内分物之性质。虽未尽知,然经种种试验研究,知与生物生存上有极重大之价值,如分泌减小,腺体萎缩,新陈代谢率低减,必发全身衰弱之征象。分泌物灭至某分量时,更促生物之死亡,若分泌过多,腺体肿胀,则象与此恰相反,如神经兴奋,情绪易动,脉搏急数而不整齐,肢体振颤,瞳孔放张,眼球凸出,且因代谢率增加,脂肪减少,常现糖尿症,此即所谓突眼性甲状腺肿也。妇女患此病较男子为多,因在青春发育及妊娠期,腺体常胀大,且甲状腺与卵巢间有一种颉颃作用,凡患甲状腺肿者,常伴发月经障碍(参观症状及经过条),故此案为甲状腺肿与卵巢并病,可无疑义。西医脏器制剂,人工的化学制剂,固有能治此病者,其所以无效,想是关于“人”的或“学”的问题而已。中医亦非无治此病之药,惜所延诊者,皆不识为何病,投药不中肯,安有效果可言。至于针术能直接激刺神经,使其因物理的问路动而左右各腺之分泌作用,以变更其病理现象而复其正常状态,故得以治愈之。须知某种腺分泌物能与某脏器以影响者,是基于化学作用,药物之能治病,亦基于化学作用,因化学作用,使体功之不平衡者归于平衡。医治之目的,如是而已。然生体各种机能,既为内分泌及神经系支配,而内分泌腺之活动,又常为精神系势力支配,若能使神经起适当之变化,自能左右内分泌腺之活动,而收治疗之预期效果,针术者,即所以完成此种使命之物理疗法也,至于目的能否达到,此当属于术的问题,而针效之原理是否果如上述,亦有待于研究也。

(《针灸杂志》193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