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脚气应用艾灸之我见
姜 鑫[23]
脚气一症,《千金》风毒脚气方中,论之详矣。然论中有一最价值之语,吾侪应加注意。其曰:凡脚气初得脚弱,便速灸之。又曰:服散而不灸。如此者,半瘥半死,或至一二年复更发动。觉得便依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十愈。其灸法乃取绝骨、三里、伏兔诸穴。应服药散,乃八风散。方中卅余味配成。夫脚气非谓药物所不能疗,盖谓灸治则易于速瘳也。内服药物,必从肠胃渐渐吸收,乃能达于病所,药物经常时间之变化,则治病之功能自然迟缓,是故汤药丸散治病,每每非一二剂所能著功者,职是故耳。今欲知脚气病用艾灸治疗易于痊愈,则当知脚气病之病理。脚气为寒湿袭于三阴经,得于久处湿地,其症状足麻疼痛,足胫浮肿,冰冷,皮破则有水流下,肾脏、膀胱排泄尿汁机能障害,其传变有成水肿而死,有心悸气急、小腹不仁、呕逆,变成冲心而死者。以上皆寒湿脚气常见之症状。然则,脚气之病因由于湿。天地之湿,从何而来?空气中养素少、窒素多也,地僻土下之处,则窒素更多,潮湿异常,人身受之而为病,脚常履于地,则局部之淋巴细胞吸收水分作用与新陈代谢作用不健全,则足中水分过剩,聚于皮下。因此浮肿,皮破有水,水分积于皮,皮下纤微神经刺激而疼痛,麻木由于营卫退却之故,即《内经》所谓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是也。近贤恽铁樵(近已作古)解释营即血,卫是血管外所发生之热气,即体温。今麻木何以知其为营卫退却耶。设一人使将一足用绳束缚奇紧,则此时必感异常麻木,因血管中的血,被绳阻隔,血不得进行,则此处血无,体温亦涣散,神经失营养,故麻木焉。从此理可以悟得脚气因局部水分过剩,阻隔血流,既然无血,体温自当消散,所以冰冷。兼肾脏、膀胱泌尿机能障害,水分之应从尿道排泄者,无路可出,则体中水分越多,全身淋巴细胞因而皆不健全,此成水肿病所由也。若见心悸等证,已是肾水凌心,入于不治境界。苟病未入危险,除内服鸡鸣散,更用艾灸三里、水分、风市等穴,余知其必瘳,盖鸡鸣散中有吴茱萸、生姜之驱寒,橘红、槟榔之蠲湿,紫苏之芳香辟恶,故有神效。艾之性质之温热,和气血,辟除痼冷陈寒,且灸功效能助新陈代谢作用,血液淋巴液循环旺盛,如此水分积于皮下者,因机能恢复,排泄吸收因此健全。更灸能促进血清之变化,神经刺激之疼痛,因此告痊。灸于穴道,立刻传于病所,每每一灸而愈,其灵验神速,远非汤药所能及,以汤药助治可耳。
(《针灸杂志》193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