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头神经麻痹(滴水不下)之治愈经过
杨医生[77]
患者顾云瑛,女性,年四十五岁,住苏州市醋库巷五十五号,十年前曾患半身麻痹症,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经上海针灸医生治愈。当时患者畏针特甚,中途辍医,故未彻底根治,致左肢尚留有不敏感的情况。今年九月廿六日洗澡后,觉头脑昏昏,鼻内有一股酸气直逼咽喉,遂觉咽部闭塞,滴水难下,若强饮之,则由鼻孔冲出,咳噡大作,痛苦之状,不可言喻。后入医院治疗,经检查血压,已高至二六〇度,大有中风之危,急抽血二五〇西西,以急降血压,但咽头依然麻痹,不起生理作用,难进饮食,只好用胶皮管插入食道,将流质的营养品灌入胃内,每日一次交换皮管,痛苦异常,兼以经济困难,乃于二十九日出院,求诊于某针医,只针一次,尚未见效,但病者与家属,均以饮食不进势必危及生命,忧虑万分。其夫金君,于三十日早晨来社,访问承社长,讨论此病,有无办法治疗,经详细研究她的已往病历与现在症状,及各种治疗经过,乃断定是急性的会厌神经麻痹,因社长体力不健,乃指示针法与穴位,使本人前往出诊,乍进病室,即闻咳呛之声,饮水都从鼻孔中冲出,此因病者胃中饥饿已极,勉强的试饮开水,经本人详细诊查后,依照社长指示予以针治,竟得当场见效,经先后针治十次竟告痊愈。兹因病者来函感谢,并要求将该治疗经过,作普遍性的报告,以利同病,并为我医界同仁,对于此病作提供研究之材料。
九月三十日初次出诊。
症状:头眩,舌强言语不清,胃中饥饿,滴水不能下咽,左半肢知觉麻痹,大便秘结,脉象弦大,舌苔白边红。
诊断:高血压咽头神经麻痹,内脏交感神经亦同时有麻痹影响,致大肠部的肠蠕动机能失职,故有便秘之象,左半肢为旧病遗症,因新病同时加剧。
治疗:先治其急,解决饮食问题,以满病人要求。穴取风池、哑门、大杼、廉泉、天突、上脘、通里、照海,上六穴皆用较久时间(约二分钟)的轻刺激,下二穴用重刺激的诱导,兼以五分钟的留针。
针后以半小匙的汤水,试予饮之,在极缓慢的动作下,已得很好咽下,这是初步的见效。
十月一日二次出诊。
症状:据病家报告,昨日晚上又吃流质几茶匙,情形很好,今日头仍眩,言语尚不清楚,咽饮须极缓,否则还是咳呛冲出,大便仍秘。
治疗:仍以咽痹为主,兼顾便秘,故取穴依照昨日的原则,略予更动穴位,并加针胸椎部腰椎部的俞穴,以刺激内脏交感神经,回复胸腔及腹腔内脏的生活机转。穴取天柱、风府、肩外俞、肺俞、肾俞、廉泉、天突、天鼎、中脘、三里、通里、照海,颈背腹部之穴皆用较久时的轻刺激,四肢部之穴皆以较重的刺激与留针。
十月二日三次出诊。
症状:昨日大便仍未行,咽痹已更见好转,可进较厚之半流质食物(如藕粉糊之类),并可顺利饮下,头眩减轻。
治疗:依据初诊与二诊的原则再加脾俞、大肠俞、鱼际三穴,针法如前。
十月三日四次出诊。
症状:昨日大便畅行,今早已吃薄粥,言语亦清楚很多。
治疗:今日取穴依照初诊的穴位加三里。
十月四日开始,病状一般均有很好进步,治法仍照原穴交换轮用,到十月六日已能吃饭吃菜,精神颇好,在房内可略作行动,自后就改为三日一次的治疗,每次皆有良好转机。
十月十九日起改为一星期一次的诊治,饮食已无问题,左半肢的麻痹亦逐渐消失;今后的治法重心,应转到左半肢的麻痹症状,再兼以兴奋咽头神经,穴取风池、廉泉、大杼、肩颙、曲池、合谷、环跳、三里、丰隆、阳陵、飞阳、委中、阳辅、三阴交、昆仑、照海等穴,予以对症的交换治疗。
十一月二日病人步行来社,左半肢的知觉已完全恢复,但患者这次却下定了决心,在得到完全健康之后,还要每个月二次的打针,以期彻底;这是她对针灸建立了信心的表示。
如此为难的咽头神经麻痹,在二十余天的当中,总算是胜利的治愈了!
(《针灸杂志》复刊后195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