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要地
辽东半岛西面的金州湾和东面大连湾内的红土崖子湾之间的狭长地带只有一点七五英里宽,却是战略要地。此地的南面是一片高地,制高点是南山,从这片高地可以扼守从辽东半岛北面通往旅顺口的通道。对这片高地无法用常规方法从侧翼进行包抄,这给了俄罗斯帝国守军绝佳的机会,其可据此抵御来自北方的日本帝国陆军的袭击。但这片高地也有缺点:可以从东北面大黑山上的高地对其进行钳制。不过,日本帝国陆军此时只有能力对付俄罗斯帝国陆军部署在南山上的要塞炮:一种小口径的野战炮。日本帝国陆军在盐大澳登陆,并切断了俄罗斯帝国陆军的铁路运输。显然,俄罗斯帝国陆军在旅顺口面临的危险已迫在眉睫。旅顺口要塞的司令官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争分夺秒,在天然据点南山建起了强大的防御工事。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俄罗斯帝国陆军工兵不仅在南山及其毗邻的山丘上热火朝天地修筑了战壕,还在再往南的高地上修筑了战壕,其中最主要的是南关岭。俄罗斯帝国陆军的准备工作非常细致,似乎要将南山要地打造得固若金汤。俄罗斯帝国陆军在南山上建了十个永久性堡垒;在任何可用的地方都挖了堑壕和散兵壕,并巧妙地对堑壕和散兵壕进行了隐蔽操作;在通往堡垒和堑壕的通道上还架设了带刺铁丝网进行防护;在比较便利的地方埋设了地雷—敌人一不小心就会中圈套。俄罗斯帝国陆军在南山要地共部署了七十多门大炮,其中多数是大口径的要塞炮;配备兵力一万两千人,这是在这个封闭区域里能够有效派上用场的最大数量的兵力。总之,除了旅顺口,现代战争中为阻碍来犯之敌的前进而设置的障碍,没有哪一处超过阿纳托利·米哈伊洛维奇·斯特塞尔在金州的部署。要说明的是,虽然此次战斗得名于金州村,但金州村的战略意义相对不是很重要,因为金州村只是个位于金州地峡东北面低地的小村子,除了很容易成为进攻目标,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