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毛绒耳暖与热水澡
日本帝国陆军各部的宿营位置都确定之后,士兵们就开始在地上挖地窖。至1904年11月中旬,日本帝国陆军的营地就不再是在沙河南的山坡上平铺开来,而是转入了山体之下,完全从人的视线中消失了。日本帝国陆军沿绵延近六十英里的阵地挖掘了很多高度仅供一人站立的地下廊道。廊道的一端是敞开的,每个入口处放了一个烧木炭的炉子。日本帝国陆军准备了数千个这样的炉子,炉中的火一直不熄。火炉的烟筒不是直接向空中突出几英尺,而是沿廊道顶端延伸至廊道末端,再穿过八英寸厚的廊道顶端伸出去。日本帝国陆军还在廊道敞口的前面挖掘了长长的壕沟,并在壕沟上面用木料和泥土铺设了厚厚的防弹层,以应付俄罗斯帝国陆军发射的炮弹。这些地下廊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日本帝国陆军的御寒问题,人待在里面还算舒适。此外,日本帝国陆军的过冬衣物也很特别。说到过冬衣物,还有个与日本帝国士兵每人一对毛绒耳暖有关的有趣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的节俭。五年前,一种瘟疫从马来半岛传入了日本帝国。最终,日本人控制住了瘟疫。在与瘟疫做斗争的过程中,日本帝国的卫生官员相信瘟疫的病菌是通过老鼠传播的,遂宣布可以根据捕杀这种危险的啮齿类动物的数量给予奖赏。随后,数百万只老鼠死于日本帝国孩童之手。他们将捕杀的老鼠上交,领取赏金,但根本没人考虑过老鼠的尸体有什么功用—谁都没有考虑过。当日本帝国陆军面临中国东北地区寒冷的天气时,老鼠的皮毛变成了暖和的护耳器。全世界不禁为此莞尔一笑。为克服中国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保护士兵,日本帝国陆军官员想了许多妙招,他们甚至在整个冬天保障军中每人一周可以洗两次热水澡。在日本帝国,洗澡近乎是一种宗教仪式。当士兵开赴前线时,他们觉得自己要与这种习惯说再见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军中准备了圆形的金属桶,将它们嵌在地里—上沿与地面平齐。金属桶的桶壁上缠绕着一圈圈的线管。这些线管由放置在十英尺开外壕沟底的火炉加热。这些金属桶就相当于浴盆,里面注满了水,仅仅几分钟里面的水就可以洗澡了。在日本帝国陆军阵地沿线的防护点,可以看到日本人在地上冒着蒸汽的洞旁着急忙慌地脱衣服的场景。很快,他们消失不见了,随即只露出脑袋,并尽力擦洗着身体。洗完后,同伴将他们从桶中迅速拉出,给他们裹上厚厚的毯子。他们越过壕沟的边沿,惬意地钻进地下廊道,不见了踪影。
日本帝国陆军战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