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大会战
战前的“皇太子”号
两军舰队在旅顺港东南三十五英里的海面进入了彼此的射程之内,一场海上大会战随即拉开了帷幕。就双方展现出的强大攻击力来看,这场海战的宏大规模是前所未见的。在日俄战争中,全世界的海军一直热切期盼着能看到携带先进武器的现代海军舰队战斗的场景,现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海战终于开始了。太平洋舰队正向南航行,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目标是拦住它们。在双方相距六千码,即大约三点五英里的时候,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旗舰“三笠”号向太平洋舰队领头的战列舰开火,战斗随即全面展开。东乡平八郎并不理会太平洋舰队的巡洋舰,而是集中火力对付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的炮弹如雨般倾泻而下,对太平洋舰队造成致命的打击。1904年8月10日夕阳西下之时,太平洋舰队混乱不堪,其最坚固的军舰也几乎成了难以操纵的废品。据“皇太子”号和“列特维赞”号上幸存的士兵说,这两艘军舰的遭遇极其骇人,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海战是多么可怕。最终到达胶州湾的“皇太子”号遭到了数艘日本帝国军舰的近距离炮轰。五分钟之内,“皇太子”号被三枚十二英寸的炮弹连续击中。实际上,“皇太子”号的命运已成定局。这有力证明了日本帝国海军的火炮操纵技术是多么精湛。威廉·卡尔洛维奇·维特格夫特当时就在“皇太子”号上。他被日本帝国海军发射的第一枚炮弹击中身亡,其参谋总长因第二枚受重伤而死。“皇太子”号的舵机被炸成了碎片,军舰完全失控,开始呈环形打转;军舰的前桅杆倒在了一边;一处炮台上的人员被炸得粉身碎骨;舰上的火炮队覆灭;舱面用具或扭曲变形,或完全被炸断。可怜的威廉·卡尔洛维奇·维特格夫特—这位海战中表现最勇敢的人,死得十分悲惨。他被一枚炮弹炸得粉身碎骨,其尸骨只找回了一条腿。威廉·卡尔洛维奇·维特格夫特最后发出的信息是:“牢记陛下命令,切勿返回旅顺。”“皇太子”号的甲板上一片狼藉;装甲板有四处被击穿;桅杆被炸断;舰桥被炸翻;多门火炮失去了战斗力。后来,“皇太子”号以螺旋桨制动,在夜色的掩护下逃过了日本帝国海军鱼雷艇的攻击,成功到达胶州湾。“列特维赞”号也遭到日本帝国海军舰队火力的集中攻击,并且受损程度不比“皇太子”号轻。“列特维赞”号冲出日本帝国军舰的包围圈时,已经因日本帝国军舰的炮击偏离航向。俄罗斯帝国海军其他四艘战列舰都受损严重。“胜利”号的桅杆被炸断,舰上的重型火炮失去了战斗力。“皇太子”号失控之时,太平洋舰队的阵线也被打乱,整支舰队受损极其严重。
抵达胶州湾的“皇太子”号
太平洋舰队的指挥权由军衔仅次于威廉·卡尔洛维奇·维特格夫特的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接任,而舰队中巡洋舰的指挥权则由海军少将尼古拉·卡尔洛维奇·赖岑斯泰因接任,但两人之间好像有些分歧。尼古拉·卡尔洛维奇·赖岑斯泰因决定遵照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抄近路向南航行。他率领“阿斯科尔德”号、“诺维克”号、“帕拉达”号和“狄安娜”号与日本帝国海军巡洋舰交火。其间,“阿斯科尔德”号受损严重,但通过奋死拼杀,成功摆脱掉了日本帝国海军,1904年8月13日清晨到达上海,而俄罗斯帝国海军其他巡洋舰则不见了踪影。“阿斯科尔德”号的五个烟囱有两个被炸毁,一处锅炉受损,船体吃水线上下有六处被炮弹击穿。资历仅次于尼古拉·卡尔洛维奇·赖岑斯泰因的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倾向于向另一个方向航行。当“皇太子”号上发出“将军传达指令”的信息时,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从自己所在的军舰“佩列斯韦特”号上发出了“跟我走”的命令。不过,尼古拉·卡尔洛维奇·赖岑斯泰因率领的巡洋舰没有服从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的命令。太平洋舰队中的战列舰回应了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的命令,掉头返回了旅顺港。
“佩列斯韦特”号
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在电报中说:“我乘坐的军舰上多人或死或伤,舰上装备、船体和电气设备均严重受损,所以我决定返回旅顺港。”俄罗斯帝国海军的六艘战列舰在黑夜中缓缓向旅顺港驶去,日本帝国海军一次又一次的鱼雷攻击迫使它们屡次改变航向,它们最终不得不分散航行。“皇太子”号到达胶州湾时,几近沉没。1904年8月11日上午,“佩列斯韦特”号、“列特维赞”号、“塞瓦斯托波尔”号、“胜利”号和“波尔塔瓦”号及巡洋舰“帕拉达”号再次回到了它们二十四小时之前离开的旅顺港。俄罗斯帝国海军死伤近四百人,可见俄罗斯帝国军舰受日本帝国军舰打击的严重程度,但它们明显还没有损毁到无法继续向南突围的程度。它们返回旅顺港的举动使之前的艰难努力付之东流,这意味着它们现在的处境和以前一样危险,而它们目前的状况更不宜在旅顺港继续坚持下去。不久,沙皇尼古拉二世内心的不快就显露了出来。此战失败带来的惊恐一平息下来,沙皇尼古拉二世就下旨解除了帕维尔·彼得洛维奇·乌赫托姆斯基的指挥权。将他召回是不可能的,因为离开旅顺港的通道已经都被日本人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