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战事

中线战事

现在,我们把为攻取抚顺、打开通往俄罗斯帝国陆军后方的通道而仍在徒劳苦战的黑木为桢先放到一边,来看看奉天会战中其他部分的战事。两军的战线延长到八十英里至一百英里,虽然每个阵地发生的事件都与奉天会战的整体作战策略吻合,但要将这些支离破碎的事件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故事,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哪位观察者能捕捉到所有快速推进的一起起事件,也许连两军的统帅都无法做到。他们充其量只能循着事件发展的主要趋势,解释每项战绩、每个前进及撤退事件与双方各自的宏伟作战目标之间的关系。然而,要取得这样一个结果也是极其困难的。实际上,在奉天会战中,除了东线黑木为桢的部队与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利涅维奇的部队发生的战斗,在中线两军也发生了战斗。刚开始时,中线战斗集中在奉天以南四十五英里铁路东面的孤树子。中线战斗中,日本帝国陆军指挥官是野津道贯,俄罗斯帝国陆军指挥官是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和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扎苏利奇。中线战斗于1905年2月24日打响,这一天也是黑木为桢的陆军第一军向清河城发起攻击的日子。野津道贯的首要任务是牵制俄罗斯帝国陆军中线部队,使其陷入日本帝国陆军全面进攻的恐惧之中,并防止俄罗斯帝国陆军从中线调军支援东线,因为黑木为桢正在东线执行非常重要的战斗任务。双方围绕中线阵地进行的炮战的激烈程度,在战争史上,还没有哪场战斗能与之相提并论。单在中线俄罗斯帝国陆军就部署了五百三十门火炮,其中五十门为架设在永久炮位上、可以发射八英寸炮弹的攻城炮。孤树子和烟龙山上野战炮与机枪林立。俄罗斯帝国陆军花费了五个月时间,在这些居高临下的小山的东侧与西侧修筑防御工事。这些防御工事很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阵地防御工事。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对俄罗斯帝国陆军中线部队寄予了厚望,并声称中线固若金汤。结果证明中线确实固若金汤。野津道贯曾多次向中线陡峭的山坡发起进攻,日本帝国陆军因此死伤惨重。后续冲过来的日本帝国士兵越过战友的尸体,不断努力向前冲锋,但中线的俄罗斯帝国陆军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抵抗。直到1905年3月7日,由于俄罗斯帝国陆军其他部分的战斗失利,中线的俄罗斯帝国陆军接到了向沙河北撤退的命令,才离开自己的阵地。可以说,在奉天会战中,中线发生的战斗是旅顺口被围的那些血腥日子里发生的多场战斗的再现,只不过这场战斗中的死亡人数更加惨重而已,因为在旅顺口用过的防御工事,这里都没有。这里所谓的攻击其实是日本帝国步兵沿五百英尺的小山上光秃秃的山坡向山顶发起的冲锋。这是毫无防护的人与钢盔铁甲的战斗,毫无疑问,输的是人。因为背后是沙河,沙河中的冰已开始融化,其坚硬程度未必能容许人群安全渡河,所以俄罗斯帝国陆军把第二道防线都隐藏在沙河边的山坡和山顶上。总之,日本帝国陆军选择在这里佯攻,而对其他俄罗斯帝国陆军阵地实施打击,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俄罗斯帝国陆军的第二道防线除了阻止了日本帝国陆军的追击,导致野津道贯的陆军第三军在最后降临到俄罗斯帝国陆军身上的大灾难中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对俄罗斯帝国陆军并没起到什么帮助作用。在奉天会战中,日本帝国陆军中线部队并没有那么引人瞩目,没有人要求它击退俄罗斯帝国陆军,也没有人指望它作为日本帝国陆军战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去攻取俄罗斯帝国陆军阵地,但日本帝国陆军最终取胜的功劳更多应归于在中线战斗中大批死去的士兵。中线的日本帝国士兵很清楚,自己是次要的,只是牺牲品。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战斗在数英里之外的其他地方,光荣将属于在那些地方战斗的人们,但在战斗中,中线的日本帝国士兵没有丝毫踌躇,高呼着“万岁”冲向孤树子,冲向烟龙山。途中,一批批日本帝国士兵倒下后,他们的同伴立刻就补了上去。中线的日本帝国陆军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只是为了阻止中线的俄罗斯帝国陆军分兵增援东北和西北方向的战斗,因为兄弟部队正在中国东北平原上用鲜血书写着胜利。中线的日本帝国士兵也乐意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本质上,战争就是消耗:消耗人,消耗钱。奉天会战中,中线的战斗充分体现了这种“消耗”精神,但要取胜,消耗就不可避免。大山岩派部队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也许还从来没有哪支军队像日本帝国陆军这样为胜利如此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