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水手眼中的战况
还有一个版本是日本帝国水手提供的,具体内容如下:
(1905年)5月27日黎明时,我军分舰队离开集合地,穿过对马海峡,于(1905年5月27日)14时8分发现了波罗的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逐渐靠近,打头的是“苏沃洛夫公爵”号,后面依次为“博罗季诺”号、“亚历山大三世”号、“鹰”号、“奥斯利亚比亚”号和“纳瓦林”号,断后的是“尼古拉一世”号战列舰,与此队列平行的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五艘巡洋舰,后面跟着波罗的海舰队的侦察船和鱼雷驱逐舰。我们数了数,共有三十二艘军舰。
我军舰队在“三笠”号战列舰的带领下,向呈直线编队的波罗的海舰队驶去。“苏沃洛夫公爵”号率先开火,随后突然转向,向相反方向驶去。几乎同时,“三笠”号的重炮也开火了。一场海上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双方舰队逐渐靠近,猛烈开火。我军装甲巡洋舰“浅间”号进入距离波罗的海舰队三千米的范围,仔细观察波罗的海舰队的行动。
短暂而激烈的交火后,“浅间”号观察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起火离开了编队。(1905年5月27日)16时30分,波罗的海舰队陷入混乱,火力减弱。“博罗季诺”号和“堪察加”号失去了战斗力,很快开始下沉。“博罗季诺”号继续轰击,直至船体被海水吞没。
我军从1905年5月27日日落至1905年5月28日黎明,一直对波罗的海舰队保持着包围之势。1905年5月28日早上,海上雾气弥漫,但很快就放晴了。我军开始搜索波罗的海舰队的残余力量。我军在竹岛附近发现了五艘俄罗斯帝国军舰,立即包围了它们。其中一艘应该是“绿宝石”号。“绿宝石”号全速逃窜,而其余四艘没有抵抗。它们升起了日本帝国旗帜,明显是要主动投降。“浅间”号指挥官八代六郎大佐派一艘小船前去确认俄罗斯帝国军舰的真实意图。此时,俄罗斯帝国海军少将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涅博加托夫也放下一艘小船,登上了“浅间”号,在“浅间”号上正式投降。被俘的俄罗斯人被分别关押在了我军不同的军舰上。对于被俘获的俄罗斯帝国军舰,我军挑选了一些押解船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