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请求增援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请求增援

尽管这五天的激烈战斗对日本帝国陆军与俄罗斯帝国陆军的阵地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它对俄罗斯帝国陆军士气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俄罗斯帝国陆军本就节节败退,现在又一次败在了兵力少于自己的日本帝国陆军手中,因此感到非常气馁。要不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将士顽强忠诚,士气低落的问题可能早就在俄罗斯帝国陆军中出现了。此时,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的焦虑感大增。至于让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日益感到焦虑的原因,靠他的指挥才能根本无法缓解或消除。1904年的整个秋天一直有俄罗斯帝国援军涌向西伯利亚铁路。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被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基尔科夫大大提高了。但即使是工程学方面的天才,其聪明才智也有上限,他们没法设计出一个能装一夸脱[2]液体的品脱杯[3]。也就是说,能在一条铁路线上运行的火车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其运输量不可能超出铁路的容纳能力。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不断紧急请求国内派遣越来越多的增援部队。在很大程度上,他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但这样做牺牲了其他资源的运输,包括军需品。要维持一支处于交战状态的五十万人的军队高效运转,可以想象所需补给的量有多大。为获得这些补给,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对西伯利亚铁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他得到的援军越多,等着吃饭的嘴也就越多;战争持续时间越长,越无法依赖被破坏殆尽的乡村提供给养。日俄战争爆发后的最初几个月里,俄罗斯帝国陆军还可以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得到给养,因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可以从海外获得补给。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俄罗斯帝国陆军的铁路运输压力。但驻旅顺口的太平洋舰队被完全摧毁之后,日本帝国海军立即对符拉迪沃斯托克实行了严格封锁,切断了俄罗斯帝国陆军的补给来源。一方面,在中国东北地区寒冷的冬天,可怜的俄罗斯帝国陆军需要合适的冬衣、燃料和食物等日常必需品;另一方面,能满足俄罗斯帝国陆军需要的大量储备品堆在西伯利亚铁路的岔线上不断发霉腐烂,因为已超负荷运转的西伯利亚铁路拥挤不堪,这些东西根本没法运过来。雪上加霜的是,旅顺口陷落后,俄罗斯帝国国内所有主要工业中心和物资调配中心都爆发了暴乱和罢工,使俄罗斯帝国国内陷入了严重混乱,国内危机比俄罗斯帝国驻中国东北地区军队面临的军事危机的威胁更甚。一连几个星期,正需采取及时有力的行动之际,俄罗斯帝国整个行政系统却瘫痪了。官员们的精力都放到了如何避免爆发国内革命上,根本无暇为一场海外战争出谋划策。相比之下,日本帝国军队除了拥有几个距离较近的海上基地这一战略优势,还拥有战争史上堪称完美的补给供应系统。日本人做事细致入微。规模如此宏大的战争必需的物品他们都提前想到了。日本帝国陆军医疗服务部完美的组织工作就是明证。例如,根据日本帝国陆军医疗服务部首席外科医生的报告,奥保巩的陆军第二军自1904年5月6日在辽东半岛登陆起,至1905年1月月底,历尽千辛万苦,曾多次筋疲力尽,但只有四十人死于疾病,只有一百九十三人得伤寒,得痢疾的也不过三百四十二人。如果了解布尔战争中疾病的肆虐是多么可怕,就会认识到日本帝国军队的这份医疗记录是多么了不起。在布尔战争中,被伤寒和痢疾夺走性命的人要远远多于死于枪炮的人。一方面,在攻坚战中,日本人似乎并不在乎人命;另一方面,日本人又非常爱惜人命。漫长的冬天即将结束,日本帝国陆军为几周后的大规模进攻默默地做着准备。在这场划时代的战争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后果上,此次进攻都将远超迄今为止发生的一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