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战术的对决
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率领的俄罗斯帝国陆军第一军运气极差。经过几场小冲突后,1904年6月15日,俄罗斯帝国陆军第一军在铁路线东边的得利寺[1]和奥保巩的日本帝国陆军第一军主力部队遭遇。在得利寺战斗中,奥保巩和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各自的部署最能反映日本帝国陆军对俄罗斯帝国陆军的战术优势。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使用的是旧式战法,所有人挤在狭窄的正面,而日本帝国陆军则是在广阔的区域铺开,以开放式编队前进。黎明时分,奥保巩下令发起进攻。日本帝国陆军共分成两个纵队:主力纵队沿铁路前行,攻击俄罗斯帝国陆军的中线和左翼;非主力纵队则更加灵活机动,逐渐向西迂回,包抄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的右翼。俄罗斯帝国陆军疯狂攻击日本帝国陆军的右翼和中线,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而日本帝国陆军同时向西迂回的行动也在成功进行。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迫近,就发现其右翼已被日本帝国陆军突破,其后方受到了很大威胁。于是,他将部队从左翼和中线撤回,以对付右翼面临的新危险。然而,一切都太晚了,结果是既没顾上“此”,又失了“彼”。此时,日本帝国陆军三面夹击,逐渐将俄罗斯帝国陆军裹进了包围圈。随后,俄罗斯帝国陆军见识了奥保巩的炮兵队的厉害。最终,俄罗斯帝国陆军阵地变成了尸山血海。在描述这场战斗的电报中,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说:“我军第一炮兵旅第三炮兵队和第四炮兵队被日本帝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碎,十六门大炮中有十三门完全报废。”俄罗斯帝国陆军大批军官阵亡,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戈恩格罗斯少将受伤。虽然受到重创,俄罗斯帝国陆军依然英勇地坚守着阵地。随着日本帝国陆军的不断攻击,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认识到,如果再坚持下去,俄罗斯帝国陆军就会被完全包围。紧要关头,他下达了撤退命令。但由于途中要艰难地穿越多山地区,俄罗斯帝国军队的撤退进展缓慢,士兵痛苦不堪。日本帝国陆军经过急行军,又连续战斗了两天,也是累得筋疲力尽,已无力完全阻断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的逃窜之路,但仍然重创了撤退中的俄罗斯帝国陆军。几日后,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带着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残余部队到达盖平。在得利寺战斗中,日本帝国陆军伤亡不到千人,而俄罗斯帝国陆军阵亡两千多人—后由日本帝国陆军埋葬。包括被日本帝国陆军俘虏的人员,乔治·卡尔洛维奇·施塔克尔贝格率领的俄罗斯帝国陆军损失兵力近万人,同时大量火炮被日本帝国陆军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