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陆军争夺山口关隘

日本帝国陆军争夺山口关隘

在奉天会战东线发生的战役中,日本帝国陆军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对防御阵地的选择非常巧妙。在日本帝国陆军必经的山脊间的垭口处,俄罗斯帝国陆军都不遗余力地构筑了防御工事。东线主要的开放通道要经过大岭[3]和镐头岭。这里也是俄罗斯帝国陆军主要的防御阵地。俄罗斯帝国陆军还将防御线向南朝日本帝国陆军又推进了十五英里。日本帝国陆军早前在清河城战斗中的失败只是其即将与俄罗斯帝国陆军在这些山间关隘进行恶战的前奏而已,根本就不重要。因地形地貌问题,俄罗斯帝国陆军左翼的阵线没有右翼的规整。前面已提过,俄罗斯帝国陆军左翼战线从正面一直向东延伸至山麓丘陵地带,最后聚集在俄罗斯帝国陆军把守的山间关隘。这些关隘是日本帝国陆军前进途中的危险点。因地势狭窄,这些关隘所处之地的战线规模非常有限。随着战事的进展,战线越过群山,进入浑河河谷之后,东线才变得开阔起来。为防守具有强大天然优势的左翼阵地,俄罗斯帝国陆军左翼部署了上千门火炮和七万五千人的兵力。所以,当隆隆的炮声在西线平原上响起时,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线。他根本没考虑俄罗斯帝国陆军左翼发生的事情,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这么自信是有根据的。在日俄战争中,尼古拉·彼得罗维奇·利涅维奇和帕维尔·卡尔洛维奇·兰涅坎普率领的左翼部队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得最英勇、最顽强,而且其战绩最佳—没有哪支俄罗斯帝国陆军部队能与之相比。据说,日本帝国陆军被打得停滞不前。其实,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直到俄罗斯帝国陆军开始撤退,日本帝国陆军在东线指挥作战的官黑木为桢才有机会在降临到俄罗斯帝国陆军身上的灾难中发挥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