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崖墓董永孝亲图

八、乐山崖墓董永孝亲图

在山崖上凿洞为墓,洞中雕刻画像,是墓葬文化的一种形式。四川乐山柿子湾崖墓所刻《董永孝亲图》,虽然很简单,并且与别的画幅连在一起,只是一个局部,并且推辘车与树荫下已成为一个模式,但是它也表明,具有实际作用的尽孝,比求助于神仙还要可靠。

img

董永侍父

(汉代崖墓画像)
四川乐山柿子湾崖墓石刻

综观汉代的画像石,也包括少数的画像砖,有关孝道的题材内容还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山东和四川地区。据我所知,在数以万计的画像中,表现孝道的只有二十多幅。其中有具体姓名和事迹的孝子只有十一人,另外还有几个不知名的孝子和未定性的“七女”。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个知名孝子都在嘉祥武梁祠的画幅中。它使我们了解到,那时用图画表现孝行故事还不普遍。当年的刘向认识到,宣扬孝道用具体的人与事,比起抽象的说教收效更大。他写了《孝子传》和《列女传》,据说前者还是有文有图的,可惜都见不到了,只有几条其他书的引文。就现有资料看,武梁祠不仅是刻画孝行图最多的,也可能是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