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劈山救母
京剧《宝莲灯》是根据元人《沉香太子劈华山》杂剧,以及《沉香宝卷》等改编的。“宝莲灯”本是故事中的一件法宝,曾多次提及,并起了一定作用,故以其为名。此剧主要表现书生刘彦昌和神女三圣母发生感情,并生了一个儿子沉香。遭到三圣母之兄二郎神的破坏,将三圣母压在了华山之下。沉香长大后,斧劈华山,救出了母亲。本传奇有多种版本,其本事的梗概为:
——二郎神杨戬,奉玉帝之命镇守华山。一日,上天廷赴蟠桃盛会,行前嘱咐其妹三圣母,要看守好宝莲神灯。二郎神走后,三圣母受侍女琪花的怂恿,二人同去山前,观赏山景。
——书生刘彦昌进京赶考,遇到大风,至华山二郎神祠歇息。祠内供有三圣母像。刘彦昌见而爱之,遂题诗于壁。三圣母归,见刘彦昌,亦生爱慕之心,经侍女琪花撮合,二人结为夫妻。
——二郎神杨戬回山,得知三圣母与凡夫刘彦昌成亲,违反了神仙戒律,也损害了神仙的尊严,大为震怒。此时,三圣母派侍女琪花护送刘彦昌下山,杨戬将妹三圣母压于华山之下。
——刘彦昌京试得中,外放罗州正堂,又因献沉香宝带治愈了丞相的宿疾,续娶丞相女王桂英为妻,夫妻同赴罗州任所。途经华山,王桂英知沉香宝带乃三圣母所赠,便上山拜谒。琪花得知后,送三圣母所生之子沉香前来,交王桂英抚养。
——十年后,王桂英生子名秋儿,与三圣母所生之子沉香,同馆攻读。一日,沉香见同学秦官保仗势欺侮师长,失手将秦打死。二人归家,报知刘彦昌,彦昌知秦府势大,必不甘休,二子争为官保抵命。刘彦昌夫妻对二子皆不忍舍。几经争辩,王桂英因感三圣母救夫之恩,将往事告知沉香,纵之逃走,刘彦昌携秋儿至秦府抵命。
——沉香逃出罗州,路遇霹雳大仙,从之入山学艺。经霹雳大仙点化,脱去凡胎,赐以神斧。沉香持神斧至华山救母。琪花闻讯,以宝莲神灯相助,战胜了二郎神杨戬。沉香尽孝,斧劈华山,救出了三圣母。母子得以团聚。
剧情通顺,结构清晰,人物处理恰当。据载,此改编本于1963年5月在北京首演,为之轰动。各地方戏,如川剧、汉剧、湘剧、徽剧、晋剧、滇剧、秦腔、河北梆子,以及舞剧等,均有类此剧目。从宝莲灯、三圣母到“劈山救母”,不仅家喻户晓,真可谓脍炙人口了。

劈山救母(一)
山西新绛民间窗花
赵玉莲剪
孝子沉香,劈山救母,气势之大,令人敬佩!他的母亲三圣母,虽然是仙界神女,却羡慕人间爱情,被其兄二郎神压在华山之下。人们不但同情她的不幸遭遇,更为她生了一个仗义勇为的孝子而感庆幸。从农村妇女的剪纸中,可以看出,所剪的都有“劈山救母”的题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劈山救母(二)
山西民间窗花

劈山救母(三)
陕西民间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