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日记故事》中的孝行图

二、明代《日记故事》中的孝行图

《日记故事》是元代出现的一种小学启蒙读物,以后版本较多,它以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为标准,选了各代数以百计的人物及其事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教育。本书全称《新刊大字分类校正日记大全》,元代虞昭(以成)纂集,明代熊大木校注,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安刊本。兹选其中有关孝道的条目加以介绍。

img

《新刊大字分类校正日记大全》首页

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安刊本
(选自郑振铎编《中国古代版画丛刊》2)

img

1.《人号曾子》

“【后汉】张壩(字伯饶,成都人),幼年知孝让,号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进余经,父母曰:‘汝小,未能。’答曰:‘我饶为人’。”(《日记故事·生知类》)

img

2.《通孝经义》

“【宋】朱熹(字元晦,建阳人),八岁通《孝经》大义,书八字于其上曰:‘若不知此,便不成人。’从群儿嬉游,独以沙列八卦,端坐默视。”(《日记故事·生知类》)

img

3.《以刀断织》

“【邹】战国时人,孟轲,既学而归,母以刀断其织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轲乃勤学不息,遂成名儒。”(《日记故事·勉学类》)

《引刀趋机》

“【魏】战国时人,乐羊子,出远学一年,来归,妻问其故?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虫,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则废前功。今夫子积学当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羊子感其言,遂终学矣。”(《日记故事·勉学类》)

img

4.《惟顺解忧》

“舜耕于历山,(尧)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其事。舜于畋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尧)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也,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也,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也,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日记故事·爱亲类》)

img

5.《问安视膳》

“【周】文王之于世子(继世而有其国者),朝于王季日三(每日三往朝见其父)。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掌通内外之命者)之御者(值日之人)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馔(掌烹宰人)曰:‘未有原(令其勿再进,恐其味变)。’应曰诺,然后退。”(《日记故事·爱亲类》)

img

6.《拾椹奉亲》

“【后汉】蔡顺(字君仲,汝南人),王莽末,天下大荒。顺拾椹(桑实),赤黑二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黑者甜,赤者酸)。’贼知其孝,乃遗(赠)米二斗、校蹄(猎取的牛蹄之类)一只。”(《日记故事·爱亲类》)

img

7.《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字次翁,齐郡人),少失父,遭乱,负母逃难,常采拾为养。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言有老母,辞气言足,感动贼不忍犯。转客下邳,贫裸跣,行佣供母。”(《日记故事·爱亲类》)

img

8.《杀鸡供母》

“【后汉】茅容(字季伟,陈留人),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夷踞,以足相蹲),容独危坐愈恭(危坐,高坐也)。郭林宗行见之而奇甚异,遂与共言,因请寓宿。旦日,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供其母;自以草蔬与客同食。林宗起拜之曰:‘乡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日记故事·爱亲类》)

img

9.《泣竹笋生》

“【三国】孟宗(字恭武,江夏人),性至孝,母年老病笃,冬月思笋食,时地冻无笋。宗入竹林中,哀泣而告天,须臾,平地迸裂,出笋数苹,持归作羹供母,母病即愈。”(《日记故事·孝感类》)

img

10.《志学报母》

“【唐】任敬臣(字希古,济南人),五岁丧母,哀毁悲恸。七岁问父曰:‘若何可以报母?’曰:‘扬名显亲可也。’乃刻志从学。愽极群书,举孝廉,授著作郎。丁父忧而不胜哀,勺饮不入口。三年服除,迁秘书郎,后官至弘文馆学士。”(《日记故事·孝念类》)

img

11.《负米供亲》

“【周】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事二亲,时尝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数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乎。子曰:‘由也,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日记故事·孝念类》)

img

12.《刻木为母》

“【汉】丁兰(河内人),少丧,乃刻木为母,日将食献之。至久,其妻不敬,以针刺其身,忽血出厉,归逐放其妻。邻有借物者,木人不悦,兰即不与。邻人怒,敲木人;兰往杀之。告于官,官免其罪。”(《日记故事·孝念类》)

img

13.《邻母辍食》

“【晋】王隐之(字处默),七岁,丁父忧,每号泣,人为之流涕。事父孝谨,及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官名)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其哭,辍食投筯,为之悲泣。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此等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眥清级(登为清要之官也)。”(《日记故事·孝念类》)

img

14.《感树敦睦》

“【晋】田真,弟庆广(田庆、田广),欲分财产。堂前有紫荆一树,花华盛茂,夜议分为三,晓即枯死。兄弟叹曰:‘树本同根,闻分尚如此,况人兄弟同气之义而可离,是人不如树木也。’兄弟感树之情,不复分焉,更加敦睦。紫荆亦复盛茂。”(《日记故事·敬长类》)

img

15.《忠孝两全》

“【宋】江万里,宋之故相也。闻元兵顺流破城江(郡名)。万里乃凿池芝山后铜书亭,曰‘止水’,人莫晓其意。及城将破,万里执门人陈伟器手曰:‘大势不可为,余虽不在位,当与国为存亡。’遂赴止水而死。左右及子镐(子之名)相继投池中,积尸如叠,忠孝两全。翌日,父子尸相抱浮出,从者敛葬之。谥文忠。”(《日记故事·忠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