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元谧石棺孝行图
洛阳早年出土的北魏元谧石棺,原物已失,只能看到拓片。在石棺的两侧刻了十多幅孝行故事图。构图不分格,交错成一片,均有题榜点明。有“丁兰事木母”、“韩伯余母与丈(杖)和颜”、“孝子郭巨赐金一釜”、“孝子闵子骞”、“眉间赤与父报酬(仇)”、“孝子董永笃父赎身”、“老莱子年受百岁哭安”、“母欲煞舜焉得活”、“孝孙弃祖深山”等。在人物活动的上方,除了树木和流云之外,还刻了飞龙、翼虎等祥瑞动物,使画面既肃穆,又活泼;既是现实的祥和之地,又带有虚无的神秘气氛。
兹选几幅,分述如下:

韩伯余母与丈(杖)和颜·孝子郭巨赐金一釜
(北魏元谧石棺孝行图)
1930年河南洛阳城西李家凹出土
1.《韩伯余母与丈(杖)和颜》
韩伯余即“韩柏榆”。题榜为标题。所谓“与丈(杖)和颜”,是说他过去做错了事,母亲用杖打他,打得很重、很痛,现在打不动了,也不痛了。因此,他为母亲的年老体衰而担心哭泣。
2.《孝子郭巨赐金一釜》
郭巨埋儿,是为了不与母亲争食,保证母亲吃饱吃好,因此感动了“上天”。因此“赐金一釜”。釜即锅盆之类炊具,也用来盛东西。埋儿挖坑,挖出黄金,是“天人感应”的说教。
3.《老莱子年受百岁哭安》
这里说老莱子已经受年百岁,他的双亲还在。为了使父母开心愉快,不为老而担忧,竟装作婴儿,梳着丫髻,躺在地上玩鸠车(一种传统的民间玩具)。

老莱子年受百岁哭安
(北魏元谧石棺孝行图)
1930年河南洛阳城西李家凹出土
4.《孝子闵子骞》
闵子骞即闵损。因小时受后母虐待,寒衣单薄,冻得手脚麻木,致使拿不住赶车的木棍子或马鞭子,即所谓“御车失棰”。他父亲发现后,看后母所生的孩子穿得很温暖,非常生气。准备与他后母分离。闵子骞跪在父亲面前说:“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劝他父亲不要与后母离异。不但改变了父亲的态度,也使后母受到教育。此图表现闵子骞坐在后母面前,非常敬重。
右边隔着一棵树,坐着另一个妇女,题榜为“眉间赤妻”,与此画没有关系,是另一幅画的一部分。

孝子闵子骞
(北魏元谧石棺孝行图)
1930年河南洛阳城西李家凹出土
5.《眉间赤与父报仇》
相传著名匠师干将为楚王铸剑被杀,他的儿子眉间赤(眉间尺)长大成人之后,母亲莫邪告诉他了原委,眉间赤决心为父报仇。这个画面,似是他与妻子在父亲墓前表决心的情景,但被拓片的剪裁者裁成了两半,将眉间赤和他的妻子分开了。原画是:干将的坟前摆着祭奠的酒菜,眉间赤夫妇分列两边。眉间赤站立,像是一手拿物,正在说话;他的妻子坐在左边,身前置有酒食,也是眉间赤向她告别。因为所报之仇是刺杀一个暴君,并非容易,必须抱定必死的决心,此去难以归来。
在这个场景的上方有一个方框,框内画着两人。有人说那是墓主人,笔者认为是干将、莫邪。

眉间赤与父报仇
(北魏元谧石棺孝行图)
1930年河南洛阳城西李家凹出土
6.《丁兰事木母》
画面左侧树下的方榻上,坐着一位穿戴体面的老者,是一座木雕的偶像;前面一人持香跪拜,旁边并有供奉的物品。“丁兰事木母”,虔诚而持久,“感应”所致,木母有情。

丁兰事木母
(北魏元谧石棺孝行图)
1930年河南洛阳城西李家凹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