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在我度过八十一岁的时候,竟然写了这本《孝道图》。其实并非专业上的思考,我自己也没有实际的感触。前言中已经提到,是在二十多年之前,由关于“二十四孝”的一条新闻报道所引起,便经常在脑海中浮起。我早就知道“二十四孝”,但不了解其中的全部故事,只晓得“王祥卧冰”和“郭巨埋儿”之类,是童年时代祖母讲给我听的。印象之深也并非因为可爱,而是感到那境况的可怕。至今回忆起来,还有些心悸。不知古人为什么会那样想、那样做?使我久久带着那个疑问。
20世纪30年代之初,我生于鲁北一个小县城的旧式人家。母亲操持家务,我从小由祖母带大。祖母关心我的衣食冷暖和养育成长。在童年,我感到祖母的学问最大,很多事物都是从她那里首先知道的,有些是伴随着古老的传说与神话。我家住在县城的大北街,出街口是场院,几家的打麦场连在一起很空旷,能看到远处的东城门。六月三伏天气闷热,晚上有许多人都要在广场上乘凉。祖母扶着我的肩膀,我替她提着一个可折叠的马扎,慢慢地走向场院。祖母摇着芭蕉扇,半天挥动一下;我倚在她的怀里,听她讲故事。
晴空万里,密密麻麻的星星闪烁着。祖母说:“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和地上的人一样多。每个人就有一颗星,人若死了,他的那颗星也就灭了。”我问奶奶:“我也有一颗星吗?”她肯定地回答说:“当然有了;只是太小,看不见,也不知在哪里。在天上是很清楚的,由月明奶奶(月亮)看着。”
忽然,一颗流星划过,拖着长长的尾巴,一刹那就灭了。祖母轻轻地“咳”了一声说:“又死了一个。是个做坏事被杀的。人要行善,不能做坏事,做坏事的人不得好死。”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便问:“奶奶,什么是行善?”她说:“就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不撒谎,不骗人,不欺负人,不占别人便宜。那些小偷、强盗、拐子、骗子、欺压人的人,都是坏人。好人和坏人,‘月明奶奶’(月亮)在天上看得很清楚。她是帮助老天爷管星星的,也一边纺棉花一边看着人间,并且奖赏好人,处罚坏人。”
我唱起了儿歌:“月明奶奶,好吃韭菜,跌个骨碌,爬不起来!”
“月明奶奶为什么跌跤呢?”祖母说:“年纪太大了,看到出了事就心急,脚又小,走不动,怎能不摔骨碌呢!”
我又问:“我们的事她也管吗?”祖母说:“当然管啦。譬如说古时候‘二十四孝’里的一些孝子,都是上天奖赏他们。十冬腊月,王祥脱光了衣服躺在冰上,要把冰化开,让鲤鱼跳出来孝敬母亲。”我急着问:“池塘的冰那么厚,光靠他的身子就能化开吗?化开冰鲤鱼也不会自己出来呀。”祖母不喜欢我的反驳,带着指责的口吻说:“你真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是老天爷帮助他!”
“还有郭巨埋儿。”我一听说“埋儿”,便有点紧张,急着问:“是不是活埋在土里,死掉了吗?”祖母说:“郭巨是个孝子,因为家里穷,饭不够吃,埋掉儿子省出饭来让母亲吃饱。”我钻进祖母的怀里,心想:郭巨的儿子只有三岁,我已大他一岁,吃的饭更多;联系到自己,便苦苦地央求祖母道:“奶奶,你要是没有饭吃,我去讨饭、挖野菜给你吃,可不要让俺爹把我埋掉!”我在发抖,祖母意识到我为自己担忧,紧紧地将我搂在怀里,安慰我说:“奶奶就是饿死,也不会把你埋掉!我喜欢我的孙子。”两人抱着哭了。当时父亲住在店铺里,很少回家。每次回来我都要躲着他,藏到祖母的身后。直到开始上学才渐渐淡忘。
童年的记忆印在脑子里,七十多年过去了,抹也抹不掉。可能这也是我写《二十四孝》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