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艺与佩饰中的孝行图

二、游艺与佩饰中的孝行图

1.四川成都《二十四孝升官全图》

img

二十四孝升官全图

四川成都民间木版印刷彩选博具(清代)

在过去,各地民间有一种博戏“升官图”。将大小官位画在纸上,从地方小官到内阁大臣,依次分格上升;然后双方掷骰子,视上面的点数和色彩以定升降。因为骰子上的点数有不同的色彩,故唐代又称“彩选格”。由此形成一种格式,宋代有“选官图”、“选仙图”;明代有“百官驿”,均属此类。本来,孝行与“彩选”游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人们套用了升官图的格式,分格填进了二十四孝的内容。四川成都民间刊印的《二十四孝升官全图》,实际并无官位的高低,只是借“升官图”这个名称和形式,亦即“彩选格”之意。人物故事基本上是按照通行本子所排的序列,从虞舜“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汤药”,到朱寿昌“弃官寻母”、黄庭坚“涤亲溺器”,不分职位高低,其中还有布衣百姓、家庭妇女和少年儿童。虽然是一种游戏,却有助于孝道的传播,好像每个人都是至诚的孝子,经历了“二十四孝”的各种孝行。

2.民间吉祥钱《田真哭荆》

我国旧时通行的货币为铜钱,用的时间最长的一种为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形的穿孔,象征着天圆地方。铜钱扁平,正面标朝代,背面为币值。民间多采用这种形式,铸一种“吉祥钱”(也叫“花钱”),正面是吉祥语,背面为吉祥图,也有两面都是图的。花钱较大,不作为货币流通,多用作佩饰,讨个吉利。吉祥钱中表现孝行的不多,“田真哭荆”可能是仅见的一枚,而且还是在钱的背面,正面为“周处斩蛟”。周处,西晋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少孤,臂力超群,纵情肆欲,横行乡里。人们将他与南山之虎、长桥下之蛟并称为“三害”。周处闻之,发愤改过,励志从善。他赴南山杀虎,于长桥斩蛟,入吴郡从文学家陆云学习。陆云为陆机之弟,与兄齐名,时称“二陆”。周处后来入仕为官,行事正直,不畏权贵,累官至御史中丞,谥孝。

img

田真哭荆

民间吉祥钱的孝行图(左图为“周处斩蛟”)
选自郭若愚《古代吉祥钱图像赏析》

“田真哭荆”的故事,旨在维护封建家族制度,主张兄弟不分家。南朝时已专指田真三兄弟,宋代有图画流行,但后来没有收入“二十四孝”中。田真,汉代人,兄弟三人,议论分家,对堂前的一棵大紫荆树,也要一分为三。第二天古紫荆便枯萎了(这是“感应论”的虚构)。田真为兄弟之长,见此情形,抱荆大哭,感悟人尚不如无心之木。三兄弟由此受到教育,决定不再分家,和睦如初。那棵荆树也由枯转荣了。据此,历代诗人常以“三荆”比喻同胞兄弟相聚,所谓“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