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孝子石棺孝行图
2025年09月26日
四、洛阳孝子石棺孝行图
北魏孝子石棺,洛阳早年出土,现藏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石棺两侧刻孝子故事,均有题榜,为“子蔡顺”、“子董永”、“子舜”、“子郭巨”、“孝孙原榖”等。每个题榜之下刻有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原图连在一起,可视作两幅画。兹选蔡顺、郭巨和董永三图。
1.蔡顺哭棺与邻居失火
蔡顺,汉代汝南人。他的孝行事迹,最著名的是小时“拾椹供亲”,将熟透的桑椹留给母亲,自己吃不熟的。此事感动了赤眉军。母亲去世时,他一人扶棺痛哭,不顾邻居失火延及自己家室。

子蔡顺
(北魏孝子石棺孝行图)
河南洛阳早年出土
2.郭巨孝母与节食埋儿
对于“郭巨埋儿”,所有人都会为之震惊,感叹父亲的残忍和儿子的悲哀。因此,刻画者的注意力也集中在一个“埋”字上。有的画挖坑,有的画挖到了一釜黄金,也有的画母亲抱着儿子站在坑边,看不出为人尽孝的美意和乐趣。此图不同的是,图右画出了他的母亲。母亲坐在方榻上,郭巨夫妇正在为其献食。图左则是埋儿的情形,可能已在发现黄金之后,惊险的高潮已经过去了。
郭巨和蔡顺,均为后来“二十四孝”的“典型”人物。关于古代的“孝道”与“孝行”,尤其是由尽孝所引起的“孝感”,我们在后面还要专门讨论,在此不赘。仅就孝道图的艺术处理和技巧而言,在古代的石刻孝道画中,包括汉代的画像石,这是水平较高的。不但画面紧凑,布局合理,装饰性也很强,如同现代的所谓“装饰画”,在艺术技巧上是可以取法的。

子郭巨
(北魏孝子石棺孝行图)
河南洛阳早年出土
3.董永侍父与路遇织女
画面以中间的大树为界,左边刻董永作佣工,用辘车推老父到田头树荫下,一面为人锄地,一面照顾父亲。大树右边刻董永父亲死后,卖身葬父,在上工的路上遇到织女,一起到东家,帮董永织锦还债。南北朝时故事或有发展,织女也到田间来了。

子董永
(北魏孝子石棺孝行图)
河南洛阳早年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