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甘肃定西砖雕标题孝行图
一般的石刻与砖雕,有的刻出题榜,点明某人某事,避免误解。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等地出土的元代画像砖,将画题作为构图的一部分。后来的《二十四孝》图册,有很多也是这种形式。

1.《梁公望云》(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梁公是谁,为何望云呢?狄仁杰是唐代大臣,在武则天当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卒赠文昌右相,唐睿宗时追封梁国公。宋代范仲淹有《唐狄梁公碑》。《旧唐书·狄仁杰传》说:“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后指思念父母,即谓“望云思亲”。

2.《鲍(抱)山担父》(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在孝子故事中有“鲍山背母”,这里为“鲍(抱)山担父”。但看画面,所担者为两个人,担的是不是父母呢?孝子故事在民间流传,常有具体情节的变化,既有增饰,又有删节。可能属于同一孝行的演绎。

3.《成子留母》(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故事内容不明。是否即孝子闵损“闵子骞失棰”(或称“单衣顺母”)。闵损后母不慈,父亲要与之离异;闵损谏父留母。待考。

4.《舜子耕田》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传说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这里画了两头象。

5.《田真哭树》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即“田真哭荆”,本是兄弟三人分家,这里却只画了两人。

6.《元觉还笆》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元觉即孝孙原榖,笆即抬人的担架。

7.《丁兰刻木》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一般只刻母亲,这里刻了双亲。

8.《郭巨埋子》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掘地挖坑没有突出黄金却分出了层次。

9.《六积怀橘》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六积”应为“陆绩”,大写之“六”为“陆”。

10.《曹娥哭江》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曹娥跽坐在江边,身披绸带飘动,可能是在祭神。

11.《伯夷哭杖》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伯夷”应为“伯瑜”,即韩柏榆孝行。

12.《蔡顺分椹》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即“拾椹供亲”。

13.《孟宗哭笋》
(元代砖雕,甘肃定西出土)
即“哭竹生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