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洛阳砖雕二十四孝图

五、宋代洛阳砖雕二十四孝图

2009年河南洛阳关林庙宋墓出土了一批砖雕画像,有孝子故事和杂剧表演等内容。其中孝子故事23幅,可能缺一幅《舜子耕田》,便是一套“二十四孝图”。砖为特制的灰砖,砖面长39厘米,宽16厘米左右。每个砖面上有两幅画,或大小对等,或一大一小,嵌在墓室的墙壁上。除最后一幅画面外,所有画幅都有题榜,以主要人名标记孝行事迹。这种用于墓室的砖雕,在宋代已经很多,大都是用雕好的模子上印出的,表面光滑,没有刀刻痕迹,拓印效果也较好。这套(二十三幅的)二十四孝图,不论在人物造型上还是在章法构图上,以及对于画面的疏密、黑白处理等,都堪称上乘。作为造型艺术,有的已突破了简单的图解式表现形式。

下面的23幅图,有的连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线。

img

1.《老莱子》

题榜刻为“老来”。画面老莱子作小儿戏,即“戏img娱亲”。

2.《元觉》

即孝孙原榖。画面内容为“拉舆劝父”。

img

3.《陆绩》

年少做客,“怀橘供亲”。

4.《董永》

“卖身葬父”,遇织女下凡。

img

5.《田真》

“哭荆劝合”。劝弟不分家。

6.《王祥》

“卧冰求鲤”。赤身卧于冰面,求鲤鱼供母。

img

7.《刘殷》

“孝感祖先”,赐与宝物。

8.《鲍山》

“背母行乞”。

img

9.《杨香》

“扼虎救父”。

10.《琰子》

“鹿乳奉亲”。题榜刻为“睒子”。

img

11.《韩伯瑜母》

即韩柏榆“泣杖不痛”。

12.《曹娥》

“哭江寻父”。

img

13.《孟宗》

寒冬孝母,“哭竹生笋”。

14.《蔡顺》

“闻雷泣墓”。(此故事有说为王裒事迹。)

img

15.《赵孝宗》

赵孝宗“舍己行孝”。

16.《鲁义姑》

鲁国义姑“弃子救侄”。

img

17.《郭巨》

“埋儿侍母”。

18.《丁兰》

“刻木事亲”。

img

19.《曾参》

山中打柴,“啮指心痛”。

20.《诗母》

即姜诗孝母,“涌泉跃鲤”。

img

21.《王武子妻》

“割股奉亲”。

22.《刘明达》

“卖子行孝”。

img

23.《闵损子》

即闵子骞“单衣顺母”。闵子骞敦厚心善,少年丧母,受到后母虐待。冬天衣服单薄,不能御寒,但后母所生的两个弟弟,棉衣却很温暖。父亲发现后非常生气,要同后母离异。闵子骞劝谏父亲,不要休掉后母,说:“母在一人寒,母去三人单。”父亲听从了他的话,母亲也悔改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无愁无忧。此图画了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