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汉传》简介
《马宗汉传》这本书是由.胡畏,胡桑著创作的,《马宗汉传》共有90章节
1
慈溪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
...
2
慈溪文化研究工程编审委员会
...
3
慈溪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马宗汉孙女马燮行珍存的马宗汉像 收藏于余姚市梨洲文献馆的马宗汉《己亥课程》与姜枝先的《马宗汉烈士传补遗》 《己亥课程》内页 马宗汉致岳父岑鼐庵的第一封信 ...
4
总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5
目录
目 录 慈溪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 慈溪文化研究工程编审委员会 慈溪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余姚望族 云柯马氏 朝盛之家 马氏义庄 润...
6
引言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腐朽的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瓜分中国的工具,华夏土地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空前的危机之下,社会矛...
7
第一章 余姚望族
余姚位于浙江东部海滨,秦时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余姚北部地区隶属绍兴府辖治,绍兴是春秋时期越国中心,历史悠久,为浙东文化中心。 余姚北部有六...
8
云柯马氏
关于马姓的起源,按照我国各种文献的说法,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源于战国末期赵国大将赵奢。唐朝国子博士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记载:“赵王子赵奢,封马服君,子孙以为氏。”...
9
朝盛之家
马蜀江的第二十五世后裔马朝占,是马宗汉天祖,约生于公元1770年之前,时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当时他所在的马氏支脉已栖居云柯乡马家路多年,繁衍数代...
10
马氏义庄
朝盛家族自支祖马朝占起,都善于理财,经营数代,家业兴盛,富甲一方。马家富裕之后,不忘周济贫困族人和相邻百姓,数代奉行仗义疏财、积德行善之道。马廷耀接掌家业后,便...
11
润德小学
马氏仁记义庄建成后,马道传便把主要精力放到开筑张山坡水坝、疏浚淤塞旧河道、修桥造闸等水利公益上面。其间又逢山西、陕西两省先后发生水灾,马道传闻之,皆亲自囊金前往...
12
第二章 少负壮志
马宗汉6岁起读私塾,启蒙教师是父亲马广函。初诵《三字经》,马宗汉少慧,记忆力强,不久就能背诵下来。12岁入余姚县城新式学校姚江达善学堂读书,18岁毕业,此年农历...
13
善良童年
清光绪十年(1884)甲申猴年农历三月初四(公历3月30日),是一个阳光普照、百花吐艳、春意盎然的日子,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云柯乡马家路(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宗...
14
姚江立志
第二年,12岁的马宗汉结束了私塾生活。 时教育界受国外影响,已渐开放,中国青年学生出国留学渐成风气,由此也带动了国内新式学校的兴起,教育方面吸收了一些国外的内容...
15
马岑伉俪
马宗汉在余姚县城读书时,这一年学堂放暑假,便回家帮家里做些杂事,抽闲便在祖父马道传的书房里寻书读。这天,祖父有封信让马宗汉送去浒山镇友人处,马宗汉答应一声,便提...
16
浙大学潮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初,马宗周决定投考浙江大学堂,继续深造。前一年刚自姚江达善学堂毕业的马宗汉亦有意与兄同往投考,此事获得祖父马道传和父亲马广函的支持。...
17
第三章 投身革命
经历了浙江大学堂学生罢课,被迫退学的青年马宗汉第一次亲身领略了清封建君主专制政权的腐败、黑暗,他深感失望。回乡后,他与同志陈季安、徐蕴甫到浒山新创办的三山蒙学堂...
18
认识锡麟
马宗周与马宗汉回到云柯乡。父亲马广函听马宗周说了在浙江大学堂被迫退学之事,大为生气,训斥两个儿子不安分读书,却去参与什么罢课活动,结果祸及自身。祖父马道传在内听...
19
结交伯平
一日,马宗汉又到绍兴特别书局购书。进得店门,与店员打个招呼,便径直入内去看内部的书。推门进去却见已有位年轻人正在看书。马宗汉知道,能入内选书的,都是与徐锡麟认识...
20
三山从教
从浙江大学堂退学回来的这年9月(农历七月),弟马宗益不幸病逝,马宗汉很难过。 料理完马宗益后事的次月,马宗汉的第一个儿子马元达出生,稍稍冲淡了失弟的悲伤。有了孩...
21
大通入会
光复会,清末革命团体,前身是留日学生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初九日(1904年11月15日),光复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创立人是陶成章、蔡元培、章太炎等...
22
留学日本
陶成章见大通学堂按计划创办成功,于是便开始作进一步的考虑。陶成章很清楚,以会党现有的武装实力,并不是训练有素的清军的对手。自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保守封闭的清政府已...
23
第四章 鞠躬尽力
马宗汉回国后,仍返余姚,继续在三山小学堂任教,一面作赴德国学陆军的准备,一面引导地方上少年军走正路。不久,刚创建了润德蒙学堂的祖父马道传逝世,马宗汉遂罢赴德之行...
24
截辫风波
马宗汉回国后回到余姚云柯乡马家路,立即去见祖父。时马道传已是高龄,患病在床,但仍强撑病体,殚精竭虑,为马家路润德蒙学堂的创建做最后的筹备。见到孙儿马宗汉归来,加...
25
论战立宪
孙中山 这一时期,革命风潮风起云涌。1894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03年,黄兴成立华兴会;1904年,陶成章创立光复会;1905年,孙中山联合...
26
白云庵会
在时任清廷湖北学政的表叔俞廉三的疏通下,正在北京活动的徐锡麟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清政府分发安徽任用的公文。徐锡麟长舒一口气,即向在日本的陶成章函告好消息。清光绪...
27
协助秋瑾
秋 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璿卿,小字玉姑,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出生于福建厦门,16岁时随祖父回到故乡绍兴...
28
第五章 浙皖起义
徐锡麟成功打入安徽省清政府官场,受到巡抚恩铭的重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徐锡麟发函召马宗汉、陈伯平赴皖共图大事,马宗汉临行给家乡挚友写下“吾此行不能灭...
29
锡麟相招
[1] 《马宗汉遗札二》,载《浙东三烈集》,民国刻本,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第42页。 此信内“汉意欲谐□□同行”指的是欲与陈伯平一道赴安庆。 不久,徐锡麟便...
30
部署起义
马宗汉此次赴皖是借参加浙江铁路公司股东会的机会成行的,于四月初七日(5月18日)抵达上海。股东会议结束后,马宗汉正欲与陈伯平起程前往安庆,却不料这时目疾严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