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革命
2025年10月14日
投身革命
1902年,先父考入浙江大学堂,在这里开始接触革命思潮,结识了不少热血青年。次年四月因参加学生罢课而退学回家。1904年,勉从祖父和父亲之命,考取甲辰年秀才,后终因无意仕进而归来,在离家不远的三山高等小学堂任教达两年。在此期间,除常以“异族之祸,亡国之痛”督教学生外,还多次从外地购求革命书刊,散发乡里,为扩大革命影响,撒播革命火种做了不少工作。
1905年9月,闻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先父曾前往入学,并参加了光复会。1906年1月,为广结同志和学习军事技术,又随徐锡麟、陈伯平等东渡日本。后因清政府驻日使馆阻挠,学习军事的目的无法达到,而留日学生中,相得的爱国之士又不多,便于5月间与徐锡麟、陈伯平联袂回国。先父原拟在家稍作休息后,再去德国学习陆军。不意适逢祖父病逝,无法成行,从此深处陋巷,难有作为。先父自称这段时间“真似日坐薪火之中”。因而当清廷为缓和民意,分化革命而佯称准备立宪时,他立即挺身而出,一面撰文揭露其阴谋,一面与当地上层分子公开辩论,言辞犀利,锐不可挡。其时友人曾邀他重游日本,他答以“实行(革命)必须内地,他国究非用武之地”“我辈宗旨已定,自然坚持到底”,投身革命的意志已十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