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举义旗
1907年初,先父获知徐锡麟已按计划捐得安徽道员,打入清政府内部,并要他前往安庆共图大事时,极为振奋。曾连发两信,表示“准于阴历正月赴皖”。后因病延至6月10日,才在上海和陈伯平一起溯江西上。他离家前曾对学生说:“吾此行不能灭虏,终不返矣!”公然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
两人到安庆时,徐锡麟已升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会办,并已和秋瑾约定于7月8日(此为安徽主要头目均将至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之日)皖、浙两地同时行动,以成声势。由于时间紧迫,先父和陈伯平便立即投入察看地形、熟悉人事等准备工作。6月22日,两人奉徐之命,又同往上海与秋瑾作最后磋商并采购武器。抵沪后因经费不足,先父典卖衣服,始将所需枪支弹药办齐。
7月5日当他俩赶回安庆时,起义时间竟因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改在6日举行而被迫提前。徐、陈及先父于当晚紧急密议,决定次日先刺杀抚台恩铭,再关住大门将其余头目一网打尽,然后率巡警生占领军械所、电报局、督练公所等地,俟与城外新军会合后直趋南京。
7月6日(农历丁未年五月廿六日),震惊全国的安庆起义爆发了!上午十时左右,安徽省抚、藩、臬、道等大员陆续到校,进礼堂就座,毕业学生列队进场,自检阅台站定后,徐锡麟大声宣布:“今有革命党起事!”并随声双枪齐发,向恩铭连续射击。陈伯平和先父冲入堂内,也向恩铭开枪猛射。此时在场官员惊惶四逃,徐命职员顾松迅速关上大门。不料该员拒不从命,因而除恩铭被击重伤,当天毙命外,其他反动头目竟被逃逸一空。
接着,徐、陈及先父便率巡警生急奔军械所,准备散发武器,扩大斗争。怎奈武库关锁极严,一时无法打开。而清兵已四面赶到,将军械所团团围住。三人乃指挥学生与敌人苦战,自中午十二时直至下午四时。在此期间,陈伯平曾准备炮轰抚台衙门,先父也曾建议火烧军械所,以招引城外新军前来接应。但徐为防玉石俱毁,祸及百姓,均坚不同意。不久陈伯平战死,清兵发起冲锋,情势已十分危急,徐锡麟乃说:“徒死无益,亟去,犹可为后图。”断然命令先父立即撤走。最后,徐锡麟与众学生因弹尽援绝,当场被捕。先父虽已突围,且已在群众掩护下藏入一枯井中,但因搜捕甚急,眼看群众将被牵连而重新从井中跃出,并挺身上前说:“我本为救民而来,岂可连累于民?”从而亦为清兵所获。至此,辛亥革命史上赫然有名的安庆第一次起义便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