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2025年09月26日
宗教
我们已经检视了过往不同时期不同宗教运动与变化的兴起;现在,我们将采取长时段的观点,将宗教的模式作为整体来讨论。
我们需谨记,关于古代文明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特定的人记录的,他们独占了读写能力。在古代世界,读写能力是文明的推手,但并非平等的推手。在印度,这类人主要是婆罗门、佛教与耆那教等非吠陀宗教的僧尼、特殊种姓的抄写员和王室宫廷职员。可以说,我们主要是通过他们的眼睛,以及受他们喜好影响的文献来了解过往的。他们赋予古印度书面记录极浓的宗教色彩。现存文献中少有世俗文献,因此印度文明的许多方面仍是我们未知的。
我们对宗教了解甚多,大量的记录证明了宗教的重要性。印度宗教的历史纷繁复杂,人们很难对其做出有意义的总结。许多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生根于中亚、东亚以及东南亚,印度教深刻影响了东南亚,耆那教则传播到斯里兰卡。印度宗教的故事对亚洲历史至关重要,并非仅限于印度自身。笈多王朝时代,世界上的佛教徒人数可能多于任何其他宗教的信众。宗教创造了一种国际社群,僧侣、祭司与学者纷纷从不同地区,乃至中国、韩国以及日本等遥远国度来到印度。这一早期的不完全的“全球化”,不仅留下了共同的故事、思想与艺术形象,还将印度的科学、法律观念以及艺术经典,随宗教一起传遍世界。
探究印度宗教史的概貌,又避免迷失于细节的方法之一,是专注于寻求并检视其体系。印度宗教似乎拥有三个循序产生的宗教阶段,我们可称之为祭祀、遁世和虔爱。每一个宗教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宇宙观、目的以及达成目的的方式,它们都给印度文明留下了长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