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
2025年09月26日
第十一章 民族国家
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
甘地与真纳
印巴分治与独立
过去数个世纪中,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理念已然成为国际常态。然而何谓民族国家?“民族”一词存在已久,远早于任何民族都应有其自己国家的理念。因此,英国统治者虽然一开始就将印度人视为一个民族,但并不认为“民族性”是赋予印度人脱离外国统治的道德基础。然而,先是1776年[1]的美国独立战争,其后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使人民主权的思想开始在欧洲各民族之间传播。这一思想认为,人民的意志而非君主的意志,才是统治的正当基础和法律的正当来源,而法律由人民代表在立法时代其行使。正是人民主权将民族与国家这两个概念联结在一起:若人民为主权来源,则每群人或每个民族皆应有其国家。投票选举制通过选出代表将人民意志神圣化。这一理念在19世纪成熟并开始传播,在20世纪成为主流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和平谈判中提出民族自决原则,表达了这一理想并将其制度化。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与联合国(United Nations)这两个国际组织,在20世纪都强调普通的政治单位是自我管理(self-governing)的国家。
民族国家概念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印度,激起了印度人对英国统治的反抗。英国统治和欧洲文明激发的各种宗教反响,再加上一些来自欧美的新政治思想,共同为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铺就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