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
第一个宗教阶段开始于吠陀时期,即婆罗门吠陀文献中记录的祭祀。有些人将这种宗教信仰称为婆罗门教(Brahminism/Brahmanism)。如前所述,其宇宙观包含大量与天空有关的神即提婆,以及父祖或祖先。信徒的主要目的是在现世提升家族的健康福祉,并于死后抵达天堂或父祖的世界。而达成此目的的方法就是进行各种形式的祭祀,并将达摩视为永恒宗教法律、遵循其核心要求,即履行个人在四种姓社会中应承担的职责。正是达摩的不断完善确保了祭祀的长久影响。时至今日,仍可在印度教婚礼的核心仪式、其他一些与生命循环相关的家庭仪式以及祖先供奉仪式中,看到吠陀祭祀的遗绪。吠陀时期后,在整个古典时期,吠陀传统在“法论”文献中不断发展、完善。我们将于最后的章节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