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里寻亲

水域里寻亲

对于中华秋沙鸭雏鸭接连不断地跳巢,除了无奈的“错过”,还有眼睁睁的“无能为力”。

我已经不敢对能在红石林场老青杨的天然巢下看到雏鸭跳巢抱有太多的奢望。雏鸭迟迟不见我,我不得不自省,老人说过,动物有灵性,它可以看到人的恶行。

清晨四点,朴老师接到影友的电话,得知红石林场天然巢周围的亚成体鸭正在闹巢,是否能跳还是未知,朴老师是鸭司令,果断决定去红石林场。朴老师急忙打电话叫醒我。这个消息给我带来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我以军人的速度,十分钟完成洗漱,五点准时出发,六点抵达红石林场的枯树下。

这里已有两位影友蹲守两天了,他们风餐露宿,十分辛苦。这里夜晚温度低,使人无法入睡,他们几乎整夜蜷缩在帐篷里,透过帐篷的小窗仰望星空,度过漫漫长夜。我们到达时,他俩正在吃早饭,简单地用煤气炉烧水泡面。其中一位影友还带病工作,一袋中药汤也要在这里饮服。

枯树充满神秘,中华秋沙鸭更神秘莫测。守在树下的我们都成了探秘的人。

一个小时悄悄溜过,老树静悄悄,连啄木鸟也罢了工。尽管无声,几双眼睛还是紧紧地盯着约二十米高的树巢。

六点四十分左右,一只亚成体鸭飞到树巢边。这个树巢在老树旁枝干上,这个巢似唇形,上唇凸起如门楣,可以挡风、挡雨,侧面还有一枝干叉,在巢边支起,似乎成了巢的掩体。只见亚成体鸭站在巢的门楣上,四处张望,时不时俯下身体冲着鸭巢说着悄悄话,就这样,停留二十分钟左右。当它准备钻进巢里时,刚刚探头进入,随即一个趔趄,翅膀打开,在空中两个后空翻后飞走了。它飞出十几秒又返回来,却没有停留在巢里,而是落在又一个侧枝上。

山里早晚温差大,两位影友为了抵御夜晚的寒凉,将自己一层层裹起来。随着太阳的眷顾,温度一点点升高,影友们如蛇蜕一样,又一层层地脱下外衣。

对于天然鸭巢,高级“接生婆”朴老师凭借多年的经验,很严肃地告诉我:“越关键时刻越不能马虎。”几人仰望鸭巢,鸦雀无声,一半失望,一半希望,静候奇迹的出现。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鸭巢,八点三十分,听到枯树下有雏鸭的叫声。影友循声去找,未见异常。朴老师起身顺着叫声寻去,在距枯树百米处发现一只雏鸭,毛茸茸的,可爱极了。雏鸭的出现,给大家带来困惑,雏鸭何时出巢?它的妈妈哪里去了?朴老师捧起雏鸭放在自己的鸭舌帽中,鸭舌帽成了雏鸭的摇篮。雏鸭蹲在中间,并不乖巧,时不时还“叽叽”地叫着。朴老师端着帽子里的小鸭去河边寻找鸭妈妈,我紧随其后,给朴老师当“寻亲”的助手。

我是小可爱

来到狭长的五道白河岸边,不见鸭妈妈身影。见不到鸭妈妈怎能轻易将鸭宝宝放入河水中,小家伙那么弱小,如何去抵御天敌?遍寻无果之下,朴老师果断决定,带雏鸭回基地,为它寻找一个“继母”。

是否继续等待雏鸭跳巢,暂时并不重要了。眼下,为走失的雏鸭寻找新妈妈,才是亟待处理的大事。小家伙的出现,丰盈了我的故事,也平添了我的忧伤。没有妈妈的雏鸭不能独居,人类绝不能像养家鸡养家鸭那样,马虎地去对待眼前的保护动物。这里本可以一赌,但是,却不能用小家伙的性命去赌。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珍贵珍稀的。

九点三十分,我们急忙收拾起相机离开,留下昨夜守候的两位影友在这里继续看守。为了防止雏鸭“出逃”,朴老师腾出相机包,给雏鸭充当临时的家。担心没有空气,便支起一面留有空隙。车子飞驰着奔向基地,淘气的小家伙居然跳出相机包,向车门跑去。我轻轻地抓住小家伙,小心地把它放回包里。为了防止小家伙再度出逃,我一路捧着相机包。到达基地后再打开包时,发现小家伙把朴老师的相机包当作卫生间,雪白的粪便如一朵梅花粘在包里。朴老师看着这朵“花”开心地说:“鸭宝宝非常健康哦。”

一行人一路小跑,奔往河边的树屋,我的任务就是负责看护小家伙。我把相机包挂在脖子上,手捧着相机包的底部,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心里不免紧张,我捧着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那一刻,我感到像抱着大熊猫一般骄傲。瞬间,浓浓的责任感升腾,还有自豪感,因为,我在与国宝同行。

来到树屋后,静候鸭群的到来,我们在为小家伙等待新的妈妈。

就在这时,红石林场影友传来消息,十点三十分从枯树的天然树巢里跳出了十只雏鸭,我又一次与雏鸭跳巢擦肩而过。然而,我并不遗憾,每一次失去,都会有另一种收获。“捡”回来的这个小家伙,是我与雏鸭跳巢失之交臂后,上天给予我最好的补偿。

与此同时,死看死守的两位影友中,有一人录制好了雏鸭跳巢的全过程,另一人因激动而忘记变换相机光圈,使拍出的作品画面发白。等待了一年之久,才盼来了雏鸭跳巢的场面,却因小小的失误而没有拍摄到满意的作品。

这时,方知眼前的小家伙是提前来到这个世界上,却扰乱了蹲守树下的我和朴老师的思维。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在意这个落单的雏鸭,而错过拍摄记录雏鸭跳巢的机会。本想为它寻找新的妈妈,却阴差阳错让小家伙与亲妈妈分离。

有时,做某件事情时,初衷看似善良,却因为不明真相,无意间充当了破坏者的角色。

好消息频频传来,建设林场的人工鸭巢,雏鸭在八点三十分完成了它们生命的第一跳,九只鸭宝宝兴高采烈地拥抱富尔河。

好事多磨,失去常有所得,一切都是恰恰好的安排。

午后四点,小家伙“叽叽”叫个不停,不用猜想,便知道它是饿了。朴老师斟酌路线,准备送它回到河里。老人家把小家伙放到河岸边时,歉疚地说:“爷爷对不起你了,这边会有一个好妈妈等你呢。”

小家伙似乎听懂朴老师的话,有些胆怯,匍匐在岸边叫个不停,当它看见一只石蛾后,麻利衔起。食物就是力量,它居然逆流而上。这时,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揣测,中华秋沙鸭的声音中有光波,那是人类无法破译的信号,上游的确有鸭群在。对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雏鸭来说勇闯激流有着无法想象的难度,而小家伙却能感应到它的同类就在上游,任何艰难险阻都有信心逾越。

雏鸭被送入河中,我内心的歉疚感略减,同时,一份担忧袭来。

傍晚时分,正是中华秋沙鸭觅食的时间,我期待着可怜的小家伙能够找到大部队,期待着能在鸭妈妈率领的大部队中见到这个小家伙。

拭目以待,相信奇迹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