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成长记

雏鸭成长记

3月末,中华秋沙鸭从南方飞回长白山山区,头道白河是它们的“天堂”。安家后,成熟的中华秋沙鸭开始大张旗鼓地恋爱,紧锣密鼓地在鸭巢产蛋,再经过近一个月树巢中孕育,5月中旬,一群中华秋沙鸭的小雏鸭跟随鸭妈妈从十几米高的巢箱里跳出来,之后,随妈妈奔往河水中觅食。中华秋沙鸭精彩的一生随着第一跳拉开序幕。

鸭妈妈没有上过“学堂”,自然不可能博学多才,育儿知识只能靠自学。可是,从雏鸭跳出巢穴那一刻开始,鸭妈妈育儿的本领似乎与生俱来,它懂得世间所有做母亲的学问。

刚出巢的雏鸭身体虚弱,有些雏鸭很吃力地跟随大部队前行,时而还有雏鸭掉队。这时,鸭妈妈便会安顿好大部队鸭群,扭身去寻找掉队的雏鸭。找到虚弱的雏鸭时,并不责怪它的笨拙,而是不急不缓地游在前面,一边示范游泳,一边扭头叮咛。只见鸭妈妈游着游着,突然一头钻进水中。雏鸭见妈妈没了踪影,先是怔了一下,马上便跟着钻入水中,随后,母子一起浮出水面。原来这是鸭妈妈在向雏鸭传授捕鱼的本领。雏鸭学习很认真,也很乖巧,模仿鸭妈妈捕鱼的样子十分暖人,它们挥动小小的翅膀,学着妈妈的样子划水前行。这一路,它们还会遇到激流,更会遇到礁石。这时,雏鸭回头瞅瞅鸭妈妈,似乎从鸭妈妈慈爱的目光中读懂欣赏,扑棱着毛茸茸的小翅膀,向礁石上冲刺。浪花似乎在与雏鸭开玩笑,总在雏鸭即将冲上礁石的瞬间狠狠地将它们击退。雏鸭并不气馁,继续舒展三角形的小翅膀,伸长细细的脖颈,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彩,几次跌落,几次爬起,最后终于攀到礁石上。紧接着鸭妈妈跳到雏鸭身边,用翅膀抚摸着雏鸭毛绒的背羽。

喜爱游泳是野鸭们的天性,潜水是野鸭们的特长,只有潜入水下才能捕食。所以,雏鸭只有把这些本领都学精通了,才能独立生存,才能在风雨波浪中锻炼成长。动物与人类在教育和成长方面是相通的,只要努力,只要勤奋,一定能渡过难关。

在雏鸭的成长过程中,鸭妈妈既要承担教育责任,又要承担监护责任,从游泳捕鱼、梳理羽毛到躲避天敌,每一件事情,鸭妈妈都要示范给雏鸭。雏鸭欢快地去学习去效仿。遇到聪明的雏鸭,鸭妈妈会挥舞双翅给予表扬;遇到笨拙的雏鸭,鸭妈妈会用翅膀抚摸它的背羽给予鼓励。鸭妈妈既是慈爱的妈妈,又是全能的教师,全日制全天候地去教育雏鸭,从生存的本领到生活中该注意哪些细节,样样耐心传授。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类有母爱,动物也有,在母爱面前众生平等。鸭妈妈在雏鸭成长期间,睡觉睁一眼闭一眼是常态,它要时刻警惕着天敌的侵袭和骚扰。

在中华秋沙鸭的族群中,它们依靠数量多去抵御天敌的侵袭。在头道白河水域中的喜神,收编三十五只雏鸭,喜神气场强大,鸭群在它的庇护下,成为头道白河有史以来“赫赫有名” 的鸭群。

这一大群雏鸭虽不同母却同心,一起嬉戏一起捕鱼,还有严厉的喜神形影相随,在水面营造出温暖的画面。庞大的雏鸭队伍是水面上浩荡的风景,却给鸭妈妈管理和教育雏鸭增加了难度。指导雏鸭需要花费鸭妈妈很多时间,况且水下还潜藏着“大坏蛋”,时刻都存在着威胁,保护雏鸭又是鸭妈妈的责任。

就这样,鸭妈妈在机警中,引领雏鸭一天天长大,既要抵御天敌偷袭,还要辅助雏鸭们捕鱼充饥,鸭妈妈的辛苦不言而喻。雏鸭刚跳巢的时候,它们都围在鸭妈妈的翅膀下休息。鸭妈妈的警惕性极高,睡觉时半蹲着,似睡非睡,这样可以随时感知外界的动态。随着雏鸭一点点成长,它们睡觉时便分布在浅滩上,与鸭妈妈的距离并不远。看似鸭妈妈警惕性略有放松,其实,所有雏鸭都在鸭妈妈的监控中。如果遇到天敌,鸭妈妈依然可以发出号令,使雏鸭快速入水撤退。因为雏鸭翅膀还没长成,暂时不会飞翔,只能靠游泳逃离。

雏鸭入水后就有了出奇的活力,捕食无师自通。与鸭妈妈不同之处,雏鸭喜欢在浅水区捕食,尤其是几条小溪流汇集的浅滩。这种地方也算水域中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小鱼儿颇多。这时,雏鸭充当“拦路虎”,充分利用地势,小鱼儿绝不会从它们的喙边逃脱。中华秋沙鸭进食鱼类时,先咬住头部,然后张大嘴巴,将整条鱼吞入。雏鸭学习捕鱼之初,看起来有些笨拙,我隔着望远镜都暗暗为雏鸭焦急。只见雏鸭追逐鱼儿几个来回后,才能捉到鱼儿,待雏鸭转身时,鱼儿又挣扎逃脱。有的鱼儿比较大,看上去长度与雏鸭身体长度不相上下,聪明的雏鸭则会叼着鱼儿游到岸边,在没有水的沙滩上慢慢享用美食。

两个月后,雏鸭体态变得与鸭妈妈相仿,唯有翅膀还很弱小。还有两个月中华秋沙鸭种群就要迁徙去南方,于是鸭妈妈又要开启新的教学任务,辅导雏鸭飞翔。飞翔是中华秋沙鸭必须要学会的本领,可学习飞翔的过程却很艰苦。鸭妈妈要不厌其烦地低飞,慢动作示范给雏鸭看,雏鸭一遍遍模仿。雏鸭机灵聪明,学得很认真,常常刚飞起一寸高,就由于翅膀的软弱突然跌落水中,就这样雏鸭在跌与起的过程中,锤炼翅膀的硬度,拉长翅膀的长度。

偶有顽皮的雏鸭会有些许“逆反”,居然不听鸭妈妈的指挥,故意与鸭妈妈背道而驰。这时,鸭妈妈生气了,用带钩的长喙咬住雏鸭的脖颈,算是惩罚。可以从雏鸭痛苦的眼神中看出疼痛和悔意。鸭妈妈就这样教育雏鸭,点对点,一对一,不娇惯,不溺爱,不袒护。雏鸭在学习飞翔中慢慢地成长。但是,没有经历过迁徙的磨炼,无法练就同鸭妈妈一样坚硬的翅膀。

头道白河这片水域是一座天然的“课堂”,喜神是老师,四十只雏鸭是它的学生。迁徙中将要遇见的难题,它都要传授给雏鸭解决的方法。雏鸭日趋成熟,每天都是新模样,每天都有新长进。随着身体一点点丰硕,随着羽翼一点点坚硬,鸭妈妈的习性和本领在雏鸭的身上一点点地彰显。上行下效也是一种传承,雏鸭把鸭妈妈当作偶像,中华秋沙鸭种族就这样得以延续。

有鸭妈妈呵护的雏鸭是安全的,离开鸭妈妈独自生活的亚成体鸭,虽然还没有发育成熟,但要独立面对生活,要自己去捕鱼儿,要自己去抵御天敌。次年,亚成体鸭再飞回北方后,还要把充沛的水域留给鸭妈妈和刚出世的雏鸭。所以,在没有离开鸭妈妈时,雏鸭必须学会一切生存的本领。

人类的渔网有时会成为亚成体中华秋沙鸭的葬身之地。有一些“坏人”在自然保护区以外的水域撒下渔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食物铤而走险是动物的天性,野鸭也如此。挂在网上的鱼儿诱惑着亚成体中华秋沙鸭,它们为了捕捉到网上的鱼儿,自己也常被渔网困住,有些无法逃脱,成为网中物。而撒渔网的水域多在郊外,很少有人来搭救,亚成体中华秋沙鸭就会被活活困死在渔网之中。

生活在长白山头道白河的雏鸭很幸运,这里有天然的水域,有茂密的森林,还有自然保护区定期投放的鱼类。这里的中华秋沙鸭幸福感爆棚,得到了人类精心的呵护,不必为食物发愁。最主要的是这里没有渔网造成的伤害。这里的雏鸭似乎明白眼前的幸福来之不易,鸭妈妈也深知此地的优势,勤勤恳恳地教育孩子们。雏鸭孜孜不倦地学习,它们非常珍惜生命中这段美好的时光。

随着雏鸭的成长,鸭群迁徙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