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蹲加死守

死蹲加死守

跳巢,雏鸭跳巢,陆续几个鸭巢的雏鸭都已经完成生命的第一跳。迷恋它们的我,一次次与鸭宝宝跳巢的场面失之交臂。虽然我没有心灰意冷,但是,也不敢轻易奢望。内心依然不甘,尽管困难重重,我还是继续留在二道白河镇。明后天,三号基地里的一个鸭巢的雏鸭可能会从睡梦中醒来。

等待让人有些焦躁,还好有真山真水相伴,可以让我暂且忘记些许烦忧,尽量放空自己,毫无杂念地迎接鸭巢中小生命的降临。

这里的摄影人,等待中也有收获。他们可以继续拍摄已经跳出鸭巢的雏鸭。六点出发,抵达头道白河中华秋沙鸭一号监测基地。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里,这里的小木屋,可以遮风,可以挡雨,还有长条木凳,不用席地而坐。环境的优势让我多了一些喜爱。况且,这片区域水面平而静,折射的倒影静谧得如同一幅油画。

这里也有风儿吹过,但对河面的干扰却似蜻蜓点水。这里还有鸟儿在树梢上唱着美丽的歌谣,还有鸳鸯漂在水面时不时摆出各种造型。我一次次望着河水发呆,时光在凝望和发呆中悄然流逝。

一部望远镜成为我观察野鸭们的利器。借助它我可以遥望几十米外的鸟儿觅食与跳舞,可以近距离欣赏鸳鸯谈情,目光还可以与蝴蝶一起飞舞。孤独的等候中,这部望远镜成为我寂寞中最好的密友。

同时,我非常期盼朴老师的手机响起,这样,可以获悉其他巢营里雏鸭跳巢的喜讯。因为错过了几次雏鸭跳巢,朴老师说:“这次死蹲,别错过科研基地鸭巢里的雏鸭跳巢。”

人生偏得有一次足矣,贪多势必适得其反。

水中鱼多,山中鸟多。每只飞鸟儿,每种野草,每缕清风都带来生命的气息。在顾盼焦急中,不同的鸟类遄飞我的灵思,也丰盈摄影人的心魄。摄影人的镜头对准树枝上歇息的鸟儿开始猛烈扫射。我没有摄影设备,用手机拍拍风景也能激发内心的喜悦。静谧中,树木有语言,野花有故事,岸边的石头都有台词。而我似乎成了总导演,安排它们出场的顺序,脑海中呈现出它们的对话。

与其他掩体对比,小木屋可以容人直立,可以容人踱步,没有沙土带来的灰尘,从舒适角度来讲堪称最惹人迷恋的掩体。驻留于此,时间可以随意挥霍。临近正午,鸟类都休息了。百无聊赖中,我在小木屋中踱步,突然发现木屋的木板棚上挂着如蜗牛一样的小东西。我仔细凝视,感觉它酷似宾馆感烟探测器,好奇害死猫,我本想伸手去触碰它,还没碰到,朴老师叫停了我,我急忙抽回手。朴老师说:“这是蜂巢,不要触摸它。”

尽管老师发出了警告,我还是停在原地,瞧着它。蜂巢呈淡灰色,里外两层如丝绸围成圆体。我探看明白后,撇开这个角落,移步另一角落。不要惹麻烦,毕竟此行看雏鸭跳巢是作业,与蜂巢无关。

充满母爱的眼神

在我这几天与中华秋沙鸭的约会中,午饭基本都是早餐顺便买的包子,午饭时已经凉透,吃入腹中,只能饱腹,背包中有保温杯,保温杯容量小,只能装上一点儿热水,虽然午餐时变成温水,但喝上一口也可暖胃。今天的中午,朴老师说:“给你们改善生活。”

说着他拿出了方便面,午餐又是河水泡面啦。

河流是中华秋沙鸭的浴场,也是中华秋沙鸭的公厕,而我们却用河水来煮面,朴老师亲自来煮。我调侃说:“这碗面的价值无法衡量,这是科学家鸭爷爷煮的面。”

几日来,雏鸭跳巢是主题,跳巢的时间却依然是未知。在每日的观察和等待中,总是有故事发生。午饭后,几人都有倦意,但都不敢休息,似乎打个盹就会错过精彩的片段。我低头看书,疲惫时眺望河面,居然看到一只绿头鸭领着它的宝宝在这片水域中游过,八只鸭宝宝尾随着鸭妈妈的画面,温暖我的心房。这是多么精彩的片段,目睹绿头鸭雏鸭的风采,算是偏得,也是收获。

我自从迷上中华秋沙鸭,就心有所属,其他鸟类(包括野鸭)都无法激发我的好奇心。我的心很专一,独有中华秋沙鸭。可是,在静悄悄的河畔,见到绿头鸭的雏鸭那一刻,我内心中柔弱的地方也被微微触动了。

绿头鸭雏鸭沉浸在欢喜游弋中,不远处又闪过其他野鸭游动的身影。我内心窃喜,拿起望远镜一瞧,竟然是中华秋沙鸭,鸭妈妈领着雏鸭浩浩荡荡游来了。雏鸭们排成一字形尾随在妈妈身后,鸭妈妈一边游走一边回望,似乎在盘点雏鸭的数量,又似乎在观察身后是否有敌情。

随后,鸭妈妈摇摇头,再点点头 ,酷似老师在讲解难题,讲着讲着便扎入水下。雏鸭也效仿妈妈的样子,顾头不顾尾地把头埋入水中,毛绒的尾羽露在水面。鸭妈妈入水抓住一条小鱼儿,其中一只小鸭探过脑袋张开小喙,鸭妈妈把鱼儿送到雏鸭喙中,眼神中流淌出的慈爱一览无余。一只比较活泼好动的雏鸭,头埋入河中抓住一条鱼儿,鱼儿比它自己的身体还长,它飞快地游到岸边,爬到礁石上,独自享受美味去了。还有一只雏鸭,刚刚抓到鱼儿,还没有吞入腹中,身后便有小伙伴来偷袭,只见这只雏鸭紧紧咬着鱼儿,小足蹼迅速拍打水面,踏着水波,似乎在用轻功表演,边跑边吃,后面的小伙伴未能得逞,失望地转身自己去抓鱼儿。有一个小家伙不会抓鱼儿,鸭妈妈游在前面,扭头嘱咐,用翅膀拍打水面,将身体放平后,头先扎入水下,随后身子也潜入水里。雏鸭学着鸭妈妈的样子,扎入水中。鸭妈妈很细心,从抓鱼儿到梳理羽毛,面面俱到,每一个动作都传授给雏鸭。

雌鸭的伟大,通过望远镜全部呈现在眼前,母爱不仅仅会在人类之间彰显。

鸭妈妈带着小家伙们爬上河中心的一块礁石去休息。这时,我的电话响起,为了不影响摄影人拍摄,我悄悄离开小木屋。当我结束通话后,退回到小木屋,鸭群竟然已经离开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我离开小木屋时,我的影子干扰到了鸭群。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小木屋里正在拍摄的影友。一天的观察和等待在我的歉疚中落下帷幕。